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开辟就业新空间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开辟就业新空间

admin 5个月前 281 0

数字化转型新需求与产业结构升级正驱动人才需求迈向新高地。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对高素质数字人才的需求持续攀升,与此同时,各地产业园区和新兴产业集群不断拓展人才发展空间,激发就业新活力。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持续高涨的数字人才需求,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相继涌现,特别是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对高素质数字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以伊利集团为例,其一直致力于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各个业务领域,在数字化转型升级当中,人才也成为其夯实数智发展之路的重要“软实力”。

走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记者站在伊利全产业链数字大屏前,现场感受“数智伊利”的蓬勃生机,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平台上实时更新着当日产量与当日产品发运量,所有的供应路径都在“云上”地图上清晰可见。

“我们构建了数百人的乳业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以领先的数字化专业人才标准结合实体产业的业务特点构建任职资格体系,持续赋能专业人才成长。”伊利集团相关负责人称,传统乳企在向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十分需要具备数字化领导力的管理人员、高度复合的专业人才以及深度应用能力的业务人才。

“伊利正在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各个业务链条,推动‘数智伊利’不断升级,同时积极储备人才创新力量,建设强而精的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上述负责人说,伊利正在打造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基地,持续赋能行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与发展。

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具备跨界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战经验的复合型数字人才已成为传统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力量。

《中国数字经济人才发展报告(2024)》显示,从总体供需来看,数字经济人才供不应求,到2025年数字经济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多地近期发布的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也显示,数字经济与信息技术领域成为各地人才需求最为集中的“风口”。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开拓了人才发展新空间。以皖能集团为例,作为安徽能源安全保障的“省级队”、全省能源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力军,其对未来产业的新布局带来人才新需求。

“伴随集团国家特高压吉泉线(准东-皖南)电源点等新项目的投产,皖能集团西北分公司等新公司的成立以及新技术的研发计划,技术研发、项目开发等岗位成为近期集团招聘新方向。”皖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以来集团已累计吸纳各层次人才1000余人,2025年拟招聘447人,招聘岗位主要涉及能源与动力、电气工程等专业。

为进一步吸引众多专业人才聚集,推动就业链、人才链吸附在产业链上,多地以产业园建设“引才”“留才”。

在广东省河源市,记者在万绿湖取水口,看到拔地而起的数座园区。据悉,河源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正在全力打造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集群,高标准规划建设水经济产业园,通过强产业促发展,带动了一批新增就业岗位。

“2024年产业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7个,新增用工人数约7000人,预计2025年新项目投产后,新增就业岗位约1.2万个。截至目前,产业园共有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娃哈哈、今麦郎、白象食品、紫泉饮料、正能量等知名水饮料及食品产业企业15家。”河源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志中表示。

已在水经济产业园投产落地的华润怡宝(河源)万绿湖饮料有限公司,在政策引领与资源禀赋下积极吸引人才。该公司人事行政负责人何小慧告诉记者,目前,一期项目仍然缺少水处理、注塑方面的技能人才,岗位缺口约有20至30人,随着二期规划落地,岗位需求将持续增长。

为了让人才真正“长”在产业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零碳产业园逐“光”前行、“氢”装上阵,聚焦“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落地了一批技术领先、集聚能力强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引进大批产业工人、大量高端人才,累计吸纳就业1.3万人,从资源型发展模式转型为技术型发展模式。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院所、研究机构、龙头企业‘住’进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在技术引领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中发挥人才吸引作用。产业园区通过要素集聚、资源整合、产业协同,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人才、技术、资本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岗位扩容挖潜,确保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张占武说。


相关文章

为什么采用灵活用工平台招聘更有优势?

为什么采用灵活用工平台招聘更有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人才竞争不断升级,给企业招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劳动力市场变化、企业需求变化、企业招聘渠道变化,到求职者观念及行为变化...

江西:十条举措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水平

江西:十条举措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水平

近日,江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委社会工作部、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水平十条措施的通知》,进一步保障网约送餐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人岗匹配离不开招聘信息客观具体

人岗匹配离不开招聘信息客观具体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4名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岗位工作描述不清楚、薪酬待遇自我拔高、成长晋升“画大饼”,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94.7%的受...

广东: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速健康发展

广东: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广东紧扣产业需求、坚持开放共享、完善政策体系、优化管理服务,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速健康发展,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服务中心大局,行业作用取得新突破。促进就业方面,通过组织招...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保、领补贴 山西省人社部门作出详解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保、领补贴 山西省人社部门作出详解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保及领取补贴?12月2日,省人社厅就相关热点问题作出详解。  灵活就业人员包括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从业人员。  参保方面,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择在户籍地或就业地参加职工基本...

一文“解锁”灵活用工

一文“解锁”灵活用工

10月份以来,新一轮疫情在中国内地蔓延开来,各种行业也接连受到打击,尤其是一些依靠人口流动的行业,比如餐饮或者零售行业等。在这种情况下,“灵活用工”也引起了更多的话题。在现在疫情蔓延的情况下,许许多多...

北京:将重点打造示范性新就业形态一站式调解中心

北京:将重点打造示范性新就业形态一站式调解中心

近日,北京市人社局会同市高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总工会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本市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到2025年底前,北京市将重点打造一批新就业形态一站式调解组织...

个体经营与企业用工改革的最佳结合——灵活用工

个体经营与企业用工改革的最佳结合——灵活用工

近几年,灵活用工潮正在中国涌现,相关数据显示,注册并应用了灵活雇主模式的企业已超百万家,2015-2019年4年间我国灵活用工比例复合增长率超过50%。这说明,数字经济催生的新时代在带来产业变迁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