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各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出“新良方”

各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出“新良方”

admin 3个月前 222 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

据了解,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今年以来,各地正如火如荼地举办“小而专”现场招聘会、开展技能培训实训、出台引才留才政策,持续加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力度。

“逛街+淘岗” 求职机遇逛出来

恰逢星期天,内蒙古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三学生贺同学和朋友走出校门,来到灯火通明、人流如织的呼和浩特市宽巷子美食街。街口“‘就’在青城,‘职’等你来”的大招牌格外醒目,瞬间吸引了她们的目光,走近一看,原来这里正在举办夜市招聘会。

今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各地持续推出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活动。

夜市招聘会突破了传统招聘会时空局限,将就业服务融入大众生活场景。此刻,平日里热闹非凡的街道人气更足。招聘企业的展位依次排开,50多家企业齐聚,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包括服务员、代驾、行政文员、主播、算法工程师等。

摊位前人群熙熙攘攘,前来应聘的人们三五成群热烈讨论。呼和浩特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莫日更介绍,夜市招聘会面向大学生等青年人群以及有兼职或者跳槽愿望的在职人员和周围社区居民。

“我们俩明年毕业,最近也在通过学校招聘会和线上平台找工作,原本是来这里逛街的,没想到遇到了夜市招聘会。”目光在岗位信息上快速扫过,一个设计师助理岗位吸引了贺同学,“这样的招聘会挺方便的,能让我们和公司人事专员面对面直接交流,提前积累一些求职经验。”

天津推出“赶集+就业”招聘新模式,山西运城依托春季民俗活动,把招聘会开在庙会……如今,这样的多频次、小规模招聘会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纷纷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稳就业工作注入活力。

校企联手 让技能培训“长”在产业需求上

来到位于呼和浩特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透过明亮的玻璃幕墙,映入眼帘的是陈列在新品—人才双孵化车间错落有致的大型不锈钢设备,身着白大褂的操作工正在一旁进行乳品操作设备培训。

占地4300平方米的双孵化车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具备新产品和高技能人才双孵化功能的大型实训基地,满足乳业全品项的试产加工条件,下个月,一批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大二学生将来到这里参加一个月的乳品加工技能实操训练。

“争取让他们在毕业之前拿到乳品加工工、食品检验员等证书,以后到了企业就可以直接上岗。”作为乳业龙头,伊利致力于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伊利集团首席技师韩吉雨表示,在人社部门支持下,伊利已与22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产学研联盟,首创的“牧草种植—健康养殖—乳品加工”全产业链课程体系,已培养出1200名复合型人才。

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支持广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参加技能培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岗位核心技能、关键技术实操实训,提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技能水平。

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供求职能力实训、培训见习等专业服务,是支持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抓手,让青年在实操中掌握岗位核心技能,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提升就业服务的精准性与实效性。

双向奔赴 以就业创业沃土引才育才

“在这里,我实现了从0到1的起步。从就业到创业,再到安家,呼市的人才政策给予了我们非常大的帮助。”在呼和浩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里,内蒙古自治区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苗娓娓道来,讲出了自己留学返乡的创业故事。

今年30岁的高苗,2021年硕士毕业回国,“创业之初,政府给我提供了创业扶持,包括孵化基地的免费工位、共享会议室等。给资金、给资源、给平台,呼和浩特给我们青年创业者的底气越来越足。”

高苗的返乡创业故事并非个例,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丁香扎根”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帮助大学生创业项目找合作、找市场,每年服务高校毕业生3000人次,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初创期、发展期及加速期全周期的针对性服务。

此外,呼和浩特市还先后出台“引人留人18条”“人口集聚16条”等系列政策,连续三年实施“丁香扎根”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实施“青创助航”创业服务行动,2022年到2024年在呼就业大学生累计达13.93万人。

各地引才政策也在持续加码。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名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重庆出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年底,4年累计促进150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并为毕业生提供政策宣传讲解、人才测评和职业指导等服务。

从夜市招聘会到校企合作培训,从创业补贴到引才政策,这些生动实践像钥匙一样打开了青年和城市的双向通道,不仅为城市注入人才动力,也让年轻人的梦想有了更实在的支撑,更为全国青年就业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相关文章

多项财税优惠政策来袭!青海省发布互联网平台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多项财税优惠政策来袭!青海省发布互联网平台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近日,青海省财政厅会同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共同研究制定印发《青海省互联网平台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采用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重点从培育壮大规模以上(限上)平台企业、扶持特色电商企业、激发双边市场交易...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培养造就更多技能人才 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培养造就更多技能人才 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培养造就更多技能人才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文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  王晓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多次就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将高技能人才纳...

中国灵活用工需求缺口巨大,市场发展潜力无限

中国灵活用工需求缺口巨大,市场发展潜力无限

随着共享经济市场需求的发展,近几年来,选择自由职业的人蜂拥出现,灵活用工和灵活就业越来越盛行,不管是有专业技能的撰稿人、设计师、律师、知识付费讲师,还是通过承接任务的方式取得劳动报酬的一线普通劳动者,...

山西万荣:零工市场激活灵活就业新动能

山西万荣:零工市场激活灵活就业新动能

山西省万荣县零工市场自建成以来,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瞄准堵点、难点、关键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用工主体和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精准服务,促进供需对接,全力建设让群众满意的零工市场。货运零工驿站...

随着灵活用工逐渐成熟,灵活就业得到相应保障

随着灵活用工逐渐成熟,灵活就业得到相应保障

近年来,灵活用工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他们工作时间自由、多劳多得、工作方式多样化,不仅对求职者产生了较大吸引力,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公众认可。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当前共享平台...

灵活用工将成为中国人力资源领域规模最大产业

灵活用工将成为中国人力资源领域规模最大产业

在国外,灵活用工早已被证明是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技术变革时,所采取的最有效战略之一,并得到了普遍运用和推广。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劳动群体就业观念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劳动主体年轻化,以90后、95后...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打零工”对促进大龄和困难人员就业增收...

年轻人如何反内卷?固定工作or灵活用工,你想好了吗?

年轻人如何反内卷?固定工作or灵活用工,你想好了吗?

“内卷”是最近各行各业都在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指的是一类信息文化达到某种最终形态之后,既不能稳定下来,也没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因而只能在内部不断地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这么说好像很复杂的样子,但是现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