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依托街道社区党群中心、文体活动室等场所,推行“社区夜校”微培训模式,打造居民夜间“15分钟技能培训圈”。今年以来,开展电商直播、母婴护理、非遗手造等“社区夜校”微培训82期,约3500名社区居民参训学习。
一是构建“双十两库”资源矩阵。积极整合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遴选“十优”职业培训机构和“十强”特色培训专业(工种),鼓励培训机构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引导职业培训机构按需定制“微培训”课程,重点开发社区电商、家政服务、特色面点、非遗手造等实用微培训项目。面向全市广泛征集优秀培训师资和成熟职业培训项目,建立县区“培训师资库”和“培训项目库”,形成普惠性职业培训资源矩阵。
二是打造“训评就创”服务闭环。深化“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全链条服务,动态调整培训课程,确保培训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对于可开展职业技能评价的培训项目,根据学员意愿,积极组织社会化评价机构开展技能评价服务。指导培训机构做好培训后的就业跟踪服务,推荐适合微创业项目和就近微就业岗位,实现培训、评价、就业、创业各项服务有机融合衔接。
三是推进“数智融合”精准赋能。持续优化升级“临沂市职业培训地图”数智服务功能,新增“社区微培训”功能模块,动态更新社区夜校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提供一站式查询和导航服务,方便劳动者随时查询、就近参训。运用人工智能模型构建数智就业赋能综合平台,综合年龄、学历、工作经历、就业失业时间等要素对劳动者进行画像,智能化推荐匹配社区夜校培训课程,进一步提升职业培训精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