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灵活用工“三能”解决方案,切实帮助企业节省成本!

灵活用工“三能”解决方案,切实帮助企业节省成本!

admin 5年前 3469 0

近日,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发布了《企业用工灵活化调研报告》,将该省的灵活用工相关数据进行了整合。报告中说到,灵活用工的核心优势,就是帮助企业在合法用工的基础上寻求一个实现“三能”的解决方案,即:员工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


这意味着在满足企业经营目标的前提下,选择灵活的用工形式,能够让企业做到用工的合法化和灵活化,减少劳动争议发生,降低用工成本。灵活用工对企业的好处,第一重要的是帮助企业建立弹性的用工制度和组织体系,第二是增加了市场灵活性和竞争力;第三是降低成本等。


一、节省企业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一直是令企业经营者头痛的一个问题。因受新冠疫情肺炎影响,2020 年的上半年无疑是中国经济的“寒冬”,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面对困境最直接的举措就是节省人力成本,而实现这个目的只有两种办法:一是裁员,二是采用灵活用工。裁员这种断尾式的方式并不受青睐,而灵活用工模式,不但可以节省企业的人工成本,同时也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能。既便是疫情过后迎来经济发展的恢复增长时期,企业也依旧会有灵活用工的需求。 

二、避免就业风险

灵活用工平台上,员工直接与灵活用工服务公司——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订合同,而不与雇主签订合同。因此,用人企业不必承担劳动风险。风险转移到灵活的人力公司,实际用人单位可以降低他们承担的风险。企业若想满足不同工种的用工需求,找到一个专业的灵活用工平台是很有必要的。

三、节省管理成本

对于企业来说,管理成本占总成本相当大的一部分份额,企业每年为管理成本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很大。选择灵活用工模式,能够帮助企业大大节省管理成本,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使用更多的资源和精力。

当前,灵活用工是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形式,各级政府部门也在发布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就业中的作用,支持和鼓励规范化、专业化开展灵活用工或灵活就业服务。因此,对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来说,灵活用工业务将成为未来的风口,是值得开展的朝阳行业。



相关文章

为重点人群就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为重点人群就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着力稳岗扩岗,完善支持体系,为重点人群就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最近,各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继续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提供就业支持。安徽宣城为2024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至少提供...

2022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力促进稳经济大盘

2022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力促进稳经济大盘

2022年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再次展现如大海般的包容与韧性。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在上半年同比增长2.5%的基础上,...

分析疫情后企业市场的变局和灵活用工企业的机遇

分析疫情后企业市场的变局和灵活用工企业的机遇

这次疫情是一次意想不到的,对国家、企业、个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当下最艰难的除了疫情当中的病患者与家属,其次是最头疼最恐慌的中小企业的老板们和感到迷茫的员工们。那么疫情后企业该如何通过灵活用工平台自救?...

切实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

切实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

日前,国务院第141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公开发布。《意见》对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有哪些积极作用?在8月18日召开的国...

江西:深入推进就业领域“一件事一次办”

江西:深入推进就业领域“一件事一次办”

江西积省极推动就业领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实现员工录用、灵活就业、大中专学生就业落户、失业登记、大中专学生求职、就业援助、培训、个人创业等8项“一件事”业务统一申报、统一受理、综合审批、统一出件...

灵活用工平台催生互联网新职业大发展

灵活用工平台催生互联网新职业大发展

  回首过去几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来看,我们发现,一些传统的职业在消失,新的职业被创造出来。而“创造”的关键在于新技术将劳动过程分解为任务再重新整合,精准分配。恰恰是通过灵活用工平台把新技术分...

用工模式改革步伐加快,灵活用工市场主体实现逆势大幅增长

用工模式改革步伐加快,灵活用工市场主体实现逆势大幅增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2%。去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并好于预期,离不开一系列保就业政策的实施,也得益于新就业形态提供了大量灵活用工模式。在全方...

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四部门部署这些动作!

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四部门部署这些动作!

导 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部署要求,持续完善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充分发挥标准的行业指导作用,推动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科技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