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支持零工小市场 激活就业大民生 全省共有规范化零工市场68个

支持零工小市场 激活就业大民生 全省共有规范化零工市场68个

admin 8个月前 813 0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财政厅获悉,2024年陕西省制定脱贫地区零工市场改造提升项目评审方案和标准并安排资金700万元,用于部分脱贫地区开展零工市场改造提升。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规范化零工市场68个,建成零工驿站56个。零工市场(驿站)日均求职约1.8万人次,成交量9000余人,求职人员日均报酬150元-300元,全年可实现零工人员增收超3亿元。


  当前,陕西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开展零工市场建设工作。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开展特色化的灵活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各地零工市场每月举办不少于1场(次)招聘会,按需现场提供零工岗位。依托“秦云就业”服务系统,开设零工服务专区,西安、宝鸡、渭南、汉中、铜川等地积极开发零工服务微信小程序、App和抖音零工直播带岗账号,常态化发布各类岗位信息。


  此前,陕西省财政厅会同省发改委、省人社厅在2023年9月至12月先后赴部分兄弟省市和省内市县开展实地调研,面向零工群体开展问卷调研,通过专家评审、调研座谈,摸排各地零工市场建设需求,起草制定了陕西省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全省各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规范化零工市场,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并将零工市场建设向有需求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延伸,每县配套建设2个零工驿站,预计将建成零工市场112个,零工驿站224个,届时将极大提升我省就业公共服务水平。


  近年来,陕西省坚持零工市场公益属性,推动基本就业服务均等化、重点群体服务精准化、服务主体多元化,促进零工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下一步,陕西省财政厅将进一步发挥财政保障职能,积极配合人社部门修订完善全省零工市场建设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支持零工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为健全陕西省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贡献财政力量。


相关文章

人社部:研究将更多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企业职工社保制度

人社部:研究将更多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企业职工社保制度

3月9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邀请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就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

企业需要更加弹性的用工方式,个人也有较高意向参与

企业需要更加弹性的用工方式,个人也有较高意向参与

随着科技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原本的工作模式在很多方面被颠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中讨论以结果为导向的创新流程,企业们纷纷开始思考,到底是要以工作岗位为中心还是以工作需求为中心。灵活用工平台更注重帮助...

共享经济前景可观,灵活用工市场趋于活跃

共享经济前景可观,灵活用工市场趋于活跃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正式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2)》。系统分析了2021年疫情冲击下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最新态势、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

四川内江:出台深化企业用工服务十五条措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四川内江:出台深化企业用工服务十五条措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四川省内江市制定出台《内江市深化企业用工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五条措施》,从用工储备、体系建设、平台搭建、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解法”。建立用工“蓄水池”,为企业用工提供人才储备。建立内...

零工经济来了,灵活用工社保如何才能跟上?

零工经济来了,灵活用工社保如何才能跟上?

  如今灵活用工市场发展越来越蓬勃,而大多数的灵活用工人员却存在职业不稳定、劳动合同不规范等因素,社保关系挂靠难、接续难。新就业形态亟需社保等制度的配套调整。灵活用工平台的发展,正...

福建省印发《关于支持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复工稳岗的通知》,支持企业灵活用工

福建省印发《关于支持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复工稳岗的通知》,支持企业灵活用工

为解决企业复产的用工困难,经省政府同意,福建省人社厅、省工信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复工稳岗的通知》。《通知》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支持企业稳岗稳...

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这样推进一体化办理!

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这样推进一体化办理!

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目前,人社部正在推进数字人社建设行动那么,如何推进一体化办理塑造数字化管理新体系?快来看看吧!以数字化推动政策精准落实支持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新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新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新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这对健全完善由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等构成的多层次、相互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新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