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破解“找活难”“招工难”,常德成立25家零工驿站,打造15分钟创业就业服务圈

破解“找活难”“招工难”,常德成立25家零工驿站,打造15分钟创业就业服务圈

admin 12小时前 11 0

家门口的“就业桥”“暖心桥”

10月21日,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零工驿站,工作人员刘琴正在帮村民整理待售农产品。几年前,她因生育和身体原因一度待业在家,如今这个“家门口”的驿站,为她打开了就业新天地。
10月21日,常德市鼎城区港中坪村,村播助农实训活动现场一片火热。 欧阳章俊 摄(湖南图片库)
【时代命题】
“找活难”“招工难”并存,如何解难?
“我就想在家门口找份合适的活,此前一直没能如愿。”刘琴告诉记者,她生娃后身体不好,加之要照看孩子,晚上不能加班,在就业市场屡屡碰壁。遭遇同样困惑的,还有常德市武陵区宝妈李丹:“没有一技之长,求职一次次被拒,压力特别大。”
《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扶持,健全面向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将其作为谱写民生幸福篇章的重要“乐章”。
“零工求职者往往对岗位与时间有着特定期待,很多外地返乡者更面临信息壁垒与人地生疏双重挑战。”资深职介工作者李慧分析,尤其是需要兼顾家庭的宝妈和精力有限的大龄群体,在就业市场本身就处于弱势。
与零工群体“找活难”形成反差的,是企业“招工难”。
“以往一到暑期就闹‘用工荒’。传统招聘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常德欢乐水世界相关负责人的“吐槽”,道出了不少企业的难题。
据常德市人力资源开发交流服务中心统计,零工市场求职者中,45岁以上大龄务工人员和宝妈群体占比达六成,解决这两类人群的就业问题,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面对零工“找活难”和企业“招工难”的双重压力,搭建便捷、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迫在眉睫。
【政府作答】
下好“精准棋”,构建零工服务新生态
“三、二、一,上链接!”走进港中坪村零工驿站,一场助农直播正热闹进行。新鲜的瓜果蔬菜摆满直播间,刘琴和团队通过线上平台帮村民卖货,不少村民围坐一旁助力。
今年6月,刘琴经人社部门推荐,在“鼎城零工”平台发布求职视频,很快得到回应。通过培训后,她顺利入职零工驿站,不仅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还成为一名直播助理,帮村民增收。
“‘鼎城零工’平台开发了大量农村电商零工岗位,既盘活了农村宝妈就业资源,还带动大龄工、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灵活就业。”鼎城区人力资源开发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高兴国介绍,平台还设置技能培训板块,根据企业和求职者需求上传课程,从而提升求职者竞争力,降低企业培训成本。
作为人社部门服务基层的延伸机构,港中坪村零工驿站依托鼎城区零工驿站、“鼎城零工”和“兴乡记”就业助农平台,集成职业介绍、技能提升、创业孵化、直播助农等功能,深受村民认可。
驿站外墙上,企业最新招聘信息贴满就业信息发布栏;驿站内,入口处两块电子屏滚动展示村民线上发布的求职信息;各式农产品在此陈列,通过线上平台“飞”出乡村,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将就业创业服务与农特产品销售深度融合,打通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数字化链条,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用工帮扶,链条式带动广大农民就业增收。”高兴国说,“鼎城零工”平台目前已服务企业超500家,吸引1.54万名求职者注册。
港中坪村的实践,是常德零工驿站建设的一个缩影。
常德人社部门建立动态更新收集系统,深入社区、线上招聘会、培训会等场景,建立“零工就业需求台账”,积极对接企业、商圈门店等,精准发布用工需求。同时,指导支持县市区建设地方特色零工驿站,打造多功能服务阵地。
常德市人社局副局长唐立新介绍,零工驿站重点提供“1+6”免费公共服务。紧贴灵活就业人员需求,力争做到灵活就业人员“即来即招、即招即走”;结合实际,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培训)信息推介、就业困难帮扶、劳动权益维护指引6项服务。
如今,常德零工驿站已有25家,可谓“遍地开花”。澧县以万达广场零工市场为中心,联动城区4个街道建设社区零工驿站,方便群众在家门口求职;石门县打造零工驿站,让集政策咨询、职业培训指导、劳动维权于一体的就业服务,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我们持续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乡村零工驿站建设,着力打造15分钟创业就业服务圈。”唐立新表示,常德不断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匹配。
【百姓评卷】
驿站有用又有效
史美婷,是零工驿站帮扶成功的3万余名对象中的一员。她对现在的工作十分满意:“时间灵活、离家近,照顾家庭和赚钱两不误。”她说,零工驿站介绍的事,符合实际,做得来。
“以前找工作像大海捞针,现在效率高多了,体验完全不一样。”武陵区“90后”宝妈李丹,在人社部门建议下参加计算机免费培训班,通过“常就业”平台实现岗位精准匹配,她感慨地说,驿站有用又有效。
港中坪村村民陈华,5年前因工伤致高位截瘫,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如今在人社部门精准帮扶下,企业把手工活送到他家。“在家做手工活就能挣钱,活多挣得也多,他的性格比以前开朗多了。”陈华的妻子动情地说,勤快做事,自食其力,心里舒坦多了。
零工驿站不仅带活了就业,还带动百姓增收。
“以前卖菜,天没亮就要去市场抢位置,现在把菜直接放到村里驿站,通过直播间很快就能卖出去。”港中坪村的周大姐成了直播间“常驻嘉宾”,也是村里小有名气的“网红”,“这两个月光卖自家的菜就挣了上千元,邻居们见我卖得好,都托我帮他们带货。”
受益的用人单位全市超过1500家。“今年通过零工平台招人,招聘效率大大提高,再也没有为‘用工荒’犯愁。”常德欢乐水世界相关负责人说,要大大点赞市人社部门,今年暑假专门为公司定制了组合招聘方案,短短一个月,就招募到超百名短期员工,保障旺季正常运营。
从“人找活”到“活找人”,从“马路蹲活”到“线上匹配”,常德用一个个建在“家门口”的零工驿站,为群众和企业架起一座座就业“暖心桥”。



相关文章

开鲁县:零工“小市场”激活就业“大民生”

开鲁县:零工“小市场”激活就业“大民生”

年味还未散尽,通辽市开鲁县零工市场就迎来了2024年首轮求职、用工小高峰。这边灵活用工服务窗口、家政物业服务窗口,前来应聘、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那边直播带岗的主播们正热情洋溢地推介着招聘信息。“我今天...

新业态用工权益保障政策观察①:宁夏等探索界定三类劳动形态,上海遏制“以罚代管”

新业态用工权益保障政策观察①:宁夏等探索界定三类劳动形态,上海遏制“以罚代管”

2022年初,上海、安徽、陕西等地纷纷出炉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政策文件。事实上,在去年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各地“小试牛刀”并...

为小哥们打造“社保便利店” ——江苏南通为新就业形态群体托起稳稳的幸福

为小哥们打造“社保便利店” ——江苏南通为新就业形态群体托起稳稳的幸福

“原以为手续很复杂,没想到现场扫码就能办!”近日,新就业形态人员许波涛在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社保业务就近办银行网点,不仅通过自助终端快速完成社保权益记录打印,还在线办理了灵活就业参保缴费业务,便捷高效的...

安徽安庆:全力推进“家门口”就业

安徽安庆:全力推进“家门口”就业

安徽省安庆市目前出台促进“家门口”就业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100个以上“家门口”就业服务平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高校毕业生留皖就业率达75%左右,留宜就业率达到3...

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提高,将推动灵活用工快速增长!

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提高,将推动灵活用工快速增长!

在中国劳动保障报刊登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撰写的《推动劳动力要素流动更顺畅更有序》一文中写到:劳动力是推动技术进步、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关键要素。有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相关改革所带来的劳动力配置效率...

永州经开区 “小零工”服务就业大民生

永州经开区 “小零工”服务就业大民生

今年以来帮助企业新招员工三千多人华声在线11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寒露 通讯员 刘佳宾 黄小艳)今天上午,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零工市场挤满了前来寻找零工的群众。零工市场内有业务洽谈室、劳动争议调解室...

灵活用工可以帮助重点群体实现灵活就业与长期就业相结合

灵活用工可以帮助重点群体实现灵活就业与长期就业相结合

随着政府部门对灵活用工模式不断明确用工规范,灵活用工的规模逐渐扩展。本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灵活用工能量有多大。 大部分灵活用工岗位主要集中在可替代性强、低协作、基础性岗位,但也有25.71%的...

就业优先 夯实民生之本

就业优先 夯实民生之本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统计局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城镇新增就业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