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疫情终将过去,灵活用工的春天即将到来!

疫情终将过去,灵活用工的春天即将到来!

admin 6年前 4194 0

2020年初,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给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从近几天的数据来看,除湖北省外,全国的确诊人数增长已有所控制。但是疫情已经给第一季度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全国各地的企业都受到了冲击,只不能按时复工一条,就带来了重大的打击。

目前大部分省市要求的返工时间是不早于2月9日,现在离这个时间越来越近了,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是开始复工还是继续在家里云办公现在还不能确定,原本年后即将迎来的是一个招聘旺季,但是疫情使得原本的用工方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明显影响下,不少企业会选择人员优化与效能提升的方式来降低用工成本,因此,2020年企业和个人的工作方式都将会面临极大的变化。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灵活用工平台发布任务,能够让工作得以完成的同时,降低人员成本,提升用工效率。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既节省了租金,又比较安全,同时还更受员工的欢迎,这样一举三得的办法将是未来用工的大势所趋。

同时,这段时期由于特殊原因,让很多员工都体验了一把“在家办公”的感觉。也让我们发现,很多任务都是可以不受办公地点所限制的,至少小编我就是在家里的床上拿着笔记本电脑敲下这一行一行文字的。但实际上,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完成任务,同时可以自由地分配时间,通过灵活用工平台让自己赚到更多的钱,真的是一件非常棒的事。

不管怎么说,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与大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虽然我们都面临着很多困难,需要共克时艰,但我们始终相信春天已经来临,相信困难一定会过去!最后把一份防护建议带给可能即将返岗的工作人员们,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相关文章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56号)、省人力社保厅等8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维护新就业...

展望未来,灵活用工将迎来空前繁荣的发展!

展望未来,灵活用工将迎来空前繁荣的发展!

近日,在网上发布的一篇《数字经济2.0报告》中预测到,未来20年8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未来在中国有高达4亿以上的劳动力,将通过互联网实现自我雇佣和自我就业,未来通过灵活用工实现就业的人数将占据中国总劳...

就业优先 夯实民生之本

就业优先 夯实民生之本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统计局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城镇新增就业1200...

甘肃:五部门联合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提升专项行动

甘肃:五部门联合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提升专项行动

为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专项整治向纵深开展,甘肃省人社厅会同省交通厅、省市场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省总工会等五部门于5月起至10月底在全省范围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提升专项行动...

2020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60%以上!疫情成为灵活用工发展催化剂

2020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60%以上!疫情成为灵活用工发展催化剂

近日,各省发布了针对灵活就业个人社保补贴的相关政策,就业困难人员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并交纳社会保险费的,可向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领社保补贴。补贴标准是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标准原则...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民政厅(局)、财政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市场监管局(厅、委):  “打零工”对促进大龄和困难人员就业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当人才供给滞后于企业需求,灵活用工是否是更好的选择

当人才供给滞后于企业需求,灵活用工是否是更好的选择

如今,新职业成为数字化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新工作,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的灵活用工领域。与中国的传统职业相比,新的经济业态发展尚未完全到位。因此,在健全新职业发展体系过程中,需要更多聚焦在就业管理上,为营造更...

河南省发文!明确支持任务众包、支持平台经济设立结算中心

河南省发文!明确支持任务众包、支持平台经济设立结算中心

6月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经过3—5年努力,平台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力争引进国内外优势平台企业30家,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本省平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