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重庆12部门联合出台《意见》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千亿跃升”

重庆12部门联合出台《意见》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千亿跃升”

admin 1年前 778 0

重庆12部门联合出台《意见》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千亿跃升”

(来源:重庆人社 2022-08-30 )

近日,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市金融监管局、市税务局、人行重庆营管部等12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

1.png

(来源: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官网)

《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到2023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营收达1000亿元;到2025年,行业营收达1500亿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数达到3500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到100家以上,培育1—2家人力资源服务上市企业、5家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建成“1+10+N”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级产业园矩阵发展体系,建设1—2家国家级人力资源市场、5家市级人力资源市场。

建设六大“计划”

培育市场“生力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从重点任务来看,我市将实施名优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提质、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平台建设、领军人才培养、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六大“计划”,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改善发展环境,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2.png


①名优企业培育计划:对上市、挂牌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最高奖800万元

具体来看,名优企业培育计划将实施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上市培育工程。对在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挂牌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50万元奖励;对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照基础层、创新层分档给予最高150万元的奖励;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境内外上市,按照“与中介机构签署IPO(首次公开募股)协议、纳入重庆证监局辅导备案、IPO材料获受理、成功上市(过会)”分阶段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

实施人力资源服务“领军”企业培育工程。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自主品牌建设,支持打造区域性人力资源服务结算中心,落实登记注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实施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打造一批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对评为国家级、市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的,可给予一定奖励。

②中小企业提质计划:支持小型微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享受贷款贴息等政策

中小企业提质计划。支持深度融入制造业产业链,围绕制造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供精准专业服务;支持向现代服务业相关细分行业拓展经营范围,探索开展与互联网、教育、医疗等行业的跨界合作。

支持小型微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享受贷款贴息等政策。小型微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数达到现有在职职工人数15%(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8%),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可按规定享受贷款财政贴息。

支持小型微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持续发展。对符合税收规定条件和小型微利企业标准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落实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3.png


③产业创新发展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减免企业所得税

产业创新发展计划,将通过实施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源服务业态优化、人力资源服务高新技术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推劳务品牌建设等5个行动,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提出,将对符合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相关标准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可按规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④产业平台建设计划:3个行动为行业搭建更高质量的发展平台

产业平台建设计划,通过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扩容提质、人力资源市场矩阵建设、人力资源服务活动品牌建设等3个行动,为行业搭建更高质量的发展平台。

具体来看,将对认定为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建设1-2家国家级人力资源市场、5家市级人力资源市场,配套建设一批区县级人力资源市场;对认定为国家级、市级人力资源市场的,可给予一定补助。

⑤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对评为行业领军人才的给予一定奖励

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实施领军人才培养、研究型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培养、人力资源服务技能大赛等4个专项计划,培养一支专业、高端人才队伍。

对评为国家级、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的,可给予一定奖励。建设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智库,加强战略性、理论性、基础性研究人才的培养。

⑥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计划:4个方面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计划。通过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交流合作、建立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积分制”、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人力资源数据安全监管等4个方面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4.png


重庆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846家 从业人员2.85万人

据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于促进社会化就业、更好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市人力社保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人社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就业优先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从优政策、建平台、育队伍、强监管等方面着力,大力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加快推动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846家,从业人员2.85万人,行业营业总收入618.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11.3%、26.3%;2021年全年服务人员总数1255.9万人次,同比增长45.2%,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择业和流动364.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


“出台该《意见》,归根结底是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人力资源保障工作。”该负责人表示,《意见》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工作保障三大部分,以坚持促进就业、服务人才,围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人才资源顺畅流动和有效配置的原则起草。

《意见》坚持以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健全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政策,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能力,实现公共服务有效保障、市场化服务优质高效为原则,坚持加强规范、创新发展,统筹行业发展和规范管理,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市场秩序。

下一步,将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更高质量就业。

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



相关文章

海南:平台企业应对集群注册个体户进行税收监管

海南:平台企业应对集群注册个体户进行税收监管

近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征求《海南省平台经济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修订稿)》(以下简称《办法》)意见的公告。其中明确平台企业应向税务机关提供其与集群注册个体户签订的税收监管协议,并承担日常税...

李强:平台经济大有可为

李强:平台经济大有可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2日下午主持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听取对更好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座谈会上,美团、小红书、海智在线、...

灵活用工现状分析

灵活用工现状分析

自从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深受产业转型的影响,中国作为第二大发达经济体,制造业用工持续下降,而服务业用工呈现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整体经济呈现一个“服务化”的趋势,服务业逐渐成为支柱性的行业。但因为产...

教育部辟谣取消教师寒暑假,灵活用工模式给个人用户更多自由空间

教育部辟谣取消教师寒暑假,灵活用工模式给个人用户更多自由空间

前几天网上有传言要取消教师寒暑假,当时就引发过全网的热议,如今,教育部辟谣取消教师寒暑假的情况,称既要保障教师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研、培训留出时间,所以“取消寒暑假”的说法没有依据。从这里我们可以...

黑龙江七台河:三个“点对点”开展高校毕业生促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黑龙江七台河:三个“点对点”开展高校毕业生促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七台河市就业部门牢固树立“推行精准服务模式,打造多元就业格局”的工作理念,利用毕业季三个月左右时间,采取点对点方式,建立工作台账,加强职业指导,搭建就业...

以“灵活用工”应对“新变局”,推动新发展

以“灵活用工”应对“新变局”,推动新发展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影响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最大变量。疫情之下,原本正常的经济活动与人员往来受到诸多限制。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生存与发展、经济与防疫、个体与企业、短期与长期的关系,都...

中国灵活用工已涉及两亿多人,要广开灵活就业渠道!

中国灵活用工已涉及两亿多人,要广开灵活就业渠道!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今年中国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今年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中国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nbs...

四川: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与现代服务业政企(园区、高校)对接活动

四川: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与现代服务业政企(园区、高校)对接活动

近日,国家级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都人才园)举办了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与现代服务业政企(园区、高校)对接活动,进一步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支撑。共建部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