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昨日起施行!这些变化值得期待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昨日起施行!这些变化值得期待

admin 2年前 1394 0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

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这是首部系统规范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相关活动的

专门规章


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

人力资源服务活动的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新规将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

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

带你了解

图片
图片

聚焦维护劳动者权益

  明确了招聘信息发布和审查、个人信息处理和保护、健全服务制度和明示服务信息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压实服务机构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责任,确保服务机构权责一致。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的,发布招聘信息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性内容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在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设置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的条件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的,应当建立招聘信息管理制度,依法对用人单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将相关审查材料存档备核。审查内容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一)用人单位招聘简章;

  (二)用人单位营业执照或者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文件;

  (三)经办人员的身份证件、用人单位的委托证明。


  经办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委托关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以依法通过企业银行结算账户等途径确认。


  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外国人的,应当符合《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遵守法律、法规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劳动者本人基本信息以及与应聘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工作经历等情况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建立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等机制不得泄露、篡改、损毁或者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所收集的个人信息,并采取必要措施防范盗取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应当对个人信息保护情况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自查,记录自查情况,及时消除自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公布举报投诉方式,及时受理并处理有关举报投诉。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现用人单位、与其合作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存在虚假招聘等违法活动的,应当保存有关记录,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有关服务,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及有关管理部门报告。


图片

优化许可备案管理

  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细化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备案相关规定,放宽准入、减少材料、优化服务、提高效能,优化人力资源服务领域营商环境。

  在准入条件及所需材料方面,放宽了对专职工作人员的有关要求;将所需专职工作人员数量明确为3名以上;行政审批部门可以通过政务信息共享获取的有关材料,不得要求市场主体提交


  在准入程序方面,明确可由市场主体自愿选择按照一般程序或者告知承诺制方式申请许可;以告知承诺制方式申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的,应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许可决定。


  在行政备案事项及办理程序方面,明确备案事项包括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地、服务范围等内容,要求行政部门出具备案凭证,并规定了应载明的具体内容。


  在设立分支机构及变更方面,规定服务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应当在向住所地行政部门提交的书面报告中载明机构名称等内容;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书面报告后所出具的收据中,载明服务机构名称等内容;明确了跨管理辖区变更住所有关要求。


  在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管理方面,明确许可证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有效,许可证纸质和电子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规范机构服务活动

  针对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可能出现的问题,系统规范服务活动和日常服务方式,划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服务的“红线”,明确相关禁止行为,统一服务原则、事项、标准。

详细要求请戳链接了解↓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这些行为不能有!

图片

推进行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规范日常检查、信用管理、社会监督,并对实际工作中急需的确定管辖权、撤销注销许可、加强部门协同等作出规定,构建较为完备的综合管理服务制度体系。

  完善监督检查方式。规定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被检查单位具有配合监督检查相关义务;要求行政部门应及时公布监督检查情况,明确公示的方式及途径;对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取得许可的,应加强对告知承诺事项真实性的监督检查。


  确定管辖权划分。明确监督检查“谁许可、谁监管,谁备案、谁监管”原则;规定区域外管辖权、多部门具有管辖权及管辖权争议情形处置;确定直接管辖和指定管辖的有关情形。


  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明确要求建立监管风险分析研判、市场主体警示退出等新型监管机制;要求强化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加强监管信息共享,加大案件联合处置力度。


  明确撤销注销许可情形及程序。明确了行政部门依法撤销、注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的具体情形及程序,为基层加强监督执法、提升管理效能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


  规定了违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明确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菏泽:“零工驿站”送岗促就业

菏泽:“零工驿站”送岗促就业

菏泽市大力探索推进零工市场建设,通过搭建“零工驿站”帮助新就业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就业。8月23日,鲁西新区丹阳街道、岳程街道两处零工驿站同步举办招聘会,400多名求职者与企业“面对面”选岗。零工劳动者...

灵活用工三问三答,助力企业解决用工困惑

灵活用工三问三答,助力企业解决用工困惑

现如今灵活用工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热门话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向小编咨询相关问题,所以小编整理出以下几点,帮助企业缕清思路。 1、在采取灵活用工模式之前,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1)解决空闲期人...

北京: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灵活用工

北京: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灵活用工

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灵活用工任务期限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发布为增强企业用工灵活性,支持自贸试验区内制造企业生产高峰时节与劳动者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市人力社保局制定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

企业选择灵活用工平台优化用工方案,有效降低用工成本!

企业选择灵活用工平台优化用工方案,有效降低用工成本!

疫情过后,国家不断倡导以创新生产要素供给方式激活消费市场,发展就业新形态,来保就业、稳就业,因而个体创业、灵活用工等形式都受到了很大的鼓励。灵活用工平台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灵活用工、统筹税务的平台,对于...

政府指引灵活用工新方向,打好稳就业保就业攻坚战

政府指引灵活用工新方向,打好稳就业保就业攻坚战

2020 年好像全世界都变慢了,上半年的疫情爆发,现如今多地出现的洪涝灾害。使得许多行业在重塑,部分企业未能扛过去而倒闭,还有很多企业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招工困难。而就业人员也由于不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

为什么说灵活用工平台将成为促进就业的有效方式?

为什么说灵活用工平台将成为促进就业的有效方式?

灵活用工,是随着经济复苏出现的新现象。一些生意红火、人手紧缺的零售行业、餐饮行业以及物流企业,向那些有大量闲置员工和自由职业者进行短期人力招募,通过“共享员工”的灵活模式,既缓解人手不足,也暂缓了大批...

新就业形态如何发展,关键在于灵活用工

新就业形态如何发展,关键在于灵活用工

随着企业用工成本急剧增加,很多用工单位将关注点转向灵活用工,追究根源,主要是因为人力成本逐年飙升,企业不堪重负,只能实施裁员甚至宣布破产。企业希望通过灵活用工模式降低企业在用工和管理方面的支出,令人高...

通过职由人平台发布灵活用工任务,解决企业的用工方案

通过职由人平台发布灵活用工任务,解决企业的用工方案

面对社保入税、个税改革、金税三期等一系列的国家财税政策的变化,企业也纷纷对自己原本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了整合,来应对政策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调整。整体上来说,企业的调整变化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通过发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