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你们帮忙介绍,我这份工作干得特别顺心!”10月20日,在恩施市六角亭街道零工驿站工作人员回访中,57岁的蒋某开心地说。
一个月前,她在六角亭街道零工驿站登记,想要找一份相对轻松、能接受大龄工的工作。驿站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系统精准匹配,推荐她进入宜昌市一家罐头厂工作。蒋某于9月20日成功入职,月收入4000元左右。
像这样的成功就业案例,在恩施市46个零工驿站已成为常态。
今年来,恩施市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打造“城区示范站+社区服务站”零工服务体系,通过“就在硒都”智慧就业系统为求职者和用工企业搭建桥梁,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截至目前,仅恩施市城区九立方商圈零工驿站、和润城商圈零工驿站、六角亭街道零工驿站、凤凰码头零工驿站四个城区示范驿站已完成求职登记1000余人,促成就业780余人,就业成功率超过78%,为恩施市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宝妈等重点就业群体铺就了一条“家门口”的就业路。
在九立方商圈零工驿站,LED屏幕上实时更新岗位信息。今年22岁的吴某是应届毕业生,目前在恩施市清江民族学校实习。9月3日,他前来登记求职,希望能利用周末时间找一份兼职工作,赚取一部分生活费。通过“就在硒都”系统的智能匹配,9月6日,他成功入职该驿站兼职,月收入千元左右。
“没想到填个表,当天就找到了适合的岗位。”44岁的宝妈张某说。9月9日,张某在凤凰码头零工驿站求职登记时,只提了一个要求:“方便接送孩子”。系统当天就匹配到官坡社区幸福工厂的手工编织岗位,两天后,她就开始了西兰卡普技能培训,为入职做准备。
这样迅速的人岗对接,得益于恩施市零工驿站的智能化升级。
“我们的系统就像‘导航’,既能定位岗位,又能提供技能培训,为求职者规划就业路径。”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恩施市在省就业系统基础上,自主研发升级为“就在硒都”智慧就业系统,进一步完善基础信息后,能根据求职者技能、居住地、薪资期望等要素,自动推送最适合的岗位信息和技能培训信息。
20岁的孙某从河南来到恩施,想在恩施就业却苦无技能。9月8日,他在和润城商圈零工驿站完成登记,工作人员看他表达能力较强,推荐他尝试电商直播。两天后,他参加了恩施市电商直播培训并很快上手,如今,他已在恩施土司城周边一家商铺就业,并从事直播带货工作,月收入达到4000元。
“驿站不仅服务求职者,还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提供惠企政策、技能提升等服务。”六角亭街道零工驿站工作人员指着一本厚厚的台账说,“我们建立了‘一人一策’帮扶机制,求职者、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都有专属服务档案,记录着从登记、培训到上岗的全过程。”
45岁的刘某是个体工商户群体的受益者之一。他经营了一家小型服装店,想拓展网络销售渠道,但苦于没有相关经验。10月11日,他前来咨询电商事宜,工作人员迅速帮助他匹配到近期的电商直播培训,如今他的服装店直播做得风生水起,月均增收1000余元。
为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匹配轻松岗位、为宝妈群体筛选弹性工作制岗位、为创业者提供“技能培训+资源对接”组合服务……精细化服务模式,让零工驿站成为就业路上的“贴心人”。
从城区示范站到社区服务站,恩施市已构建起覆盖全域的零工服务网络。在乡镇地区,零工驿站还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开发茶叶采摘工、民宿保洁员等短期岗位,既符合农村劳动力特点,又助力了产业发展。
“零工驿站不仅是求职场所,更是社区就业生态的重要节点。”市就业中心负责人表示,各驿站以党建为引领,锚定“服务群众就业”核心方向,凝聚多方资源力量,通过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创业沙龙等活动,形成了“求职、培训、就业、成长”的良性循环。
如今在恩施,零工驿站已成为就业服务的金字招牌。从大龄求职者、高校毕业生,到重返职场的宝妈,再到谋求转型的个体工商户,越来越多人通过这座“暖心桥”实现了就业创业梦想,零工驿站正成为他们职业成长的坚实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