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理论实践丨坚持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主线 助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理论实践丨坚持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主线 助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admin 1年前 978 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当前,我国人口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常态,如何发挥好人口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是做好人力资源服务工作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全面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


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主线,着力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聚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劳动力支撑。


强化就业政策供给,激发人力资源活力服务稳就业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将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支撑。2022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供给,全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自治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就业扩容提质工程,组织实施“创业内蒙古”“技能内蒙古”“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促进重点群体就业”“重点项目助推就业”五项行动,有效激发全区各类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全力促发展惠民生。


构建衔接配套的政策体系。自治区先后制定印发《关于贯彻实施稳就业政策若干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区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办法》《促进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支持行业企业稳岗扩岗、强化技能培训、优化就业服务等方面,细化实化政策落实措施,牢牢夯实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稳就业保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畅通人力资源流动渠道。自2019年以来,自治区政府每年举办全区春季、秋季大型招聘会,依托全区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和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自治区、全区12个盟市、旗县(市、区)线上线下联动直播、企业HR在线互动、“双现场”、云客厅就业指导等创新模式,融合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等系列活动,积极为用人单位和各类求职人员搭建供需对接平台。2023年,全区共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3015场,参会企业7.07万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17.69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15.24万人次。


聚力提升就业服务质效。在《全区人社系统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基层人社工作全口径电子手册》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知识库中,全面梳理就业领域业务经办事项办事指南,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依托内蒙古人社“网、微、端、屏”全媒体宣传矩阵,滚动推送就业创业政策问答188次、就业政策微课堂23期,印制各类就业政策口袋书,印制发放宣传单、文件汇编等12万页(册),努力提升就业政策知晓度,助力推动积极就业政策落实、服务落地。


加强重点群体服务,兜牢民生底线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内蒙古具有“地广人稀”的人口分布特点,劳动力总量在全国排名并不靠前。当前,国内就业总量压力加大,劳动力结构呈现大龄化、老龄化趋势,也对内蒙古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面对总量压力和结构矛盾,内蒙古积极应对,分类施策抓好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助力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聚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宽市场就业渠道,深挖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潜力,持续稳定和扩大政策性岗位资源,提前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加密开展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2023年,全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4.43万人。


全力保障农牧民转移就业。组织开展农牧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精心培育打造劳务品牌,提升县域农牧民工市民化质量。内蒙古联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了京蒙劳务协作暨区内劳务协作签约活动,深化与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劳务协作关系,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2023年,全区农村牧区转移就业260.05万人。


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组织开展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失业人员跟踪帮扶等10项服务计划,采取日常援助和专项活动援助相结合的办法,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常住地享受就业服务等就业援助政策和服务措施,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将零工市场建设列入2023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清单,全区103个旗县建成零工市场123个。2023年,全区“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清零。


精准帮扶脱贫人口就业。坚持把脱贫人口就业帮扶作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重大政治任务,制定印发了《进一步做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十条措施》,深入开展为脱贫人口办好政策落实、精准服务、提升技能、转移就业、支持创业、品牌引领、兜底保障、贴心服务、暖心服务、高效协同“十件实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脱贫人口心坎上。


提升就业服务质效,优质服务保障人力资源供需有效对接

内蒙古坚持系统思维,结合“产业随功能走、劳动力随产业走、公共服务随人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夯实公共就业服务基础,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畅通供需有效匹配渠道。


在平台搭建上,内蒙古加速推动建设全区统一集中的就业信息“一库一平台”,编制《劳动就业核心业务子系统数据采集、业务经办流程有关规则》业务手册,集中梳理事前、事中、事后业务经办事项风险防控规则710条,推动就业基础数据动态更新,突出数字赋能,实现就业政策申领、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等信息资源“一库管理”,促进人力资源供需有效匹配。


在服务延伸上,内蒙古构建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五级联动的标准化服务体系,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在常驻人口集中的苏木乡镇(街道),按需建立标识标牌、服务管理制度统一的标准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实现对现有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功能补充,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


在夯实基础上,内蒙古采取政府开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的方式,每个苏木乡镇(街道)至少配备或明确1名就业服务专员,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配备就业服务专员1172人。


强化技能素质培养,着力提升人力资源就业技能竞争力

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升,“人口红利”正逐渐向“人才红利”升级转变。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的重要指示精神,将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促进高质量就业的一项长期任务,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坚持摸清需求,评聘选择。开展全区未来三年技能人才需求调查,为研究制定引进、培养人才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提供了基础依据。推动用人单位有序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评出首批特级技师18人、首席技师7人。


坚持以赛促技,以赛促训。2022年,内蒙古举办省级综合职业技能大赛,被中国就业促进会评为2022年度地方就业创新事件。2023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24人获得优胜奖,内蒙古代表团荣获优秀组织奖。联合自治区乡村振兴局成功举办了全区第二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全区12个盟市446名选手参赛,赛事吸引40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进一步凝聚“有技能、好就业,长技能、就好业,高技能、就业好”的社会共识。2023年,全区新增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9万人次。


相关文章

李强:平台经济大有可为

李强:平台经济大有可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2日下午主持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听取对更好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座谈会上,美团、小红书、海智在线、...

吉林通化:开通线上平台 强化就业服务

吉林通化:开通线上平台 强化就业服务

“设计得很好,贴合我们的需求,期待下次继续合作。”通过“通化零工”线上平台,吉林省通化市海纳百慧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刘禹欣向设计师封硕表达感谢。“前不久,我们学校需要设计一个校园标识,过去主要靠熟人推荐...

浙江温州鹿城区:零工服务助灵活就业

浙江温州鹿城区:零工服务助灵活就业

“我是一名宝妈,想找一份离家近、不用加班的工作。”“我今年55岁,身体不太好,想找一份保安工作。”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零工市场,每天都有人前来登记求职。水电维修、搬家、清洁等日常“小事”找谁干?灵活就...

面对多元化灵活用工,年轻人要如何抓住机遇

面对多元化灵活用工,年轻人要如何抓住机遇

近年来,新职业不断涌现,自2019年4月至今,人社部联合多部门发布的新职业已有38个,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全媒体运营师……这些多样化的职业种类催生出新的灵活用工岗位需求。202...

江西:以数字技术赋能技能人才培养

江西:以数字技术赋能技能人才培养

近年来,江西省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职业技能培训。建设5+2就业之家线上平台促进培训供需精准对接5+2就业之家即覆盖省、市、县、街道...

湖北襄阳:灵活就业找零工驿站

湖北襄阳:灵活就业找零工驿站

核心阅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湖北省襄阳市因地制宜建设零工驿站,除了提供岗位信息、组织招聘活动,还拓展出培训推介、法律咨询等服务功能,为灵活就业人员打造温...

数字经济催生新职业,灵活用工开辟新空间

数字经济催生新职业,灵活用工开辟新空间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良好,对于催生新业态的潜力巨大。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大量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还将催生大量就业机会。国家将支持自我就业、自主就业、分时就业,灵活用工平台...

灵活用工三大分析

灵活用工三大分析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到增速逐渐放缓的新阶段,迫使了很多的企业从机会导向型转型到管理导向型,需要从技术层面来提升自己的产品价值,并且需要通过管理的价值来提升企业效率。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变得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