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出实招稳就业保用工

出实招稳就业保用工

admin 2年前 1142 0

每年春节前后,是劳动者换岗流动的高峰期,也是企业开工复产的关键期。为全力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各地各部门在招工用工方面出了不少实招,积极稳定节后就业用工市场。

广东:政策礼包助企复工

临近春节,广东各地纷纷推出稳就业、保用工政策,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服务,为稳定节后就业用工市场做足准备。

制造业大市东莞送出春节前后暖工稳产政策“大礼包”,为外省户籍务工人员发放交通补贴、按1000元/人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新增就业补贴,并计划在今年一季度推出招聘会、直播带岗、“就业巴士”移动招聘服务等活动300多场。江门市启动“妈妈岗”新春招聘会,开展家政服务体验等活动,缓解春节前后广大家政企业招工用人缺口问题。

记者从广东省人社厅了解到,2023年,广东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城镇新增就业达139.31万人。

广东是人口大省、就业大省、农民工大省,目前在粤农民工总量超过4300万人,其中来自外省的农民工达到2400万人,居全国首位。广东就业形势实现稳中向好,得益于多方面政策举措的“加力”。一方面是加力支持企业稳定扩岗。出台优化调整稳就业促发展16条政策举措,2023年为企业减轻社保费成本175亿元,实施发放就业补贴超50亿元;另一方面是加力稳定农民工就业。大力开展省际劳务协作,与广西、贵州共建“一县一企”稳岗就业基地超过200个,帮助两省份14.7万名农村劳动力来粤就业;同时,开展系列行动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加力促进技能就业,推动解决高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培养体系滞后于产业需求等问题。

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2024年就业用工,广东从1月下旬至4月上旬深入开展2024年“南粤春暖”系列就业服务行动,节前重点做好农民工返乡和欠薪追讨,节中重点做好留粤过节人员物质文化生活安排,节后重点促进农民工有序入粤返岗和权益保障。为畅通供求对接渠道,“南粤春暖”行动期间,广东计划组织各类招聘活动2000场以上,实现周周有招聘、送岗到身边。

为保障重点企业用工,广东各地还将开展“千名就业服务专员助万家重点企业”活动,落实首席服务专员制度,赴重点企业“访企问需”,实行“一对一”的返乡返岗、招工用工、政策咨询等服务。郑杨

浙江:提前谋划精准招工

近日,4辆来自云南怒江州的“就业大巴”载着177名怒江籍务工人员来到“世界超市”浙江义乌,让他们体验了一把“出家门进厂门”的暖心就业服务。

为解决企业春节前后用工需求,保障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义乌市人社局改变以往节后招工模式,提前谋划,2023年12月初即开展春节期间企业用工情况调查,针对春节前后等季节性用工短缺,对重点企业进行动态摸排与跟踪服务,做到企业缺工规模、缺工类型、技能要求“三清”,实现缺工精准补充。

为企业解决招工困难的还有玉环市人社局、人才办等部门组成的调研小组。通过实地走访发现,玉环企业春节用工难的情况不止一家,调研小组随即现场帮企业对接外地的人力资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员工面对面沟通,详细记录企业提出的留工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比如,有的企业提出希望增加企业技能认定目录,让更多人才享受优待,工作人员就在核定其员工具有相应等级证书后,承诺申请相关补贴。

玉环市委常委、副市长詹福章表示,要利用好“四下基层”机制,让人力资源政策深入企业,用现场办公下基层的形式精准地为企业解决用工困难。

浙江其他地区也采取各种措施为企业解决用工缺口。比如,杭州市桐庐县将招聘会从春节后的“开工季”提前到节前,在吸引人才上“抢先一步”,2024年桐庐县新春综合性招聘会暨“春风送岗 乐业画城”劳务协作专项招聘季系列活动于日前启动,近百家企业现场发布就业岗位近7000个,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数达1万余人,主会场和分会场现场求职者700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有3000余人……

“我们主动对接劳务输出大省,全面了解岗位需求,广泛宣传招聘会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意在提前锁定县内外意向劳动力,为辖区企业争取更多招人主动权。”桐庐县人社局人才和公共就业服务处主任肖君梅表示,本次招聘会是桐庐2024年的首场综合性招聘会,希望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求职者来桐庐安居乐业。

岁末年初是工资结算高峰期,也是欠薪案件的易发期和多发期。对此,浙江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吴伟斌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打造“浙里无欠薪”品牌的部署要求,加强部门协同,层层压实责任,深入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不断健全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常态化监测评估和检查督促,用心用情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特别是春节前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做到处置及时、动态清零,让每一名打工者都能及时足额拿到工资。李景

上海:优化服务稳岗留工

春节将至,部分在沪务工人员已经踏上返乡之路。如何保障企业在春节期间的用工需求?上海人社部门正全力以赴做好春节前后劳动者稳岗留工、返岗复工以及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工作。

在日前举办的上海首场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周周招”活动上,50家企业带来1000余个热门岗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80余人。上海长宁区人社局局长张源表示,参与此次“周周招”活动的企业涵盖航空服务、大健康、金融、“互联网+商贸”、专业服务、制造业、餐饮业等多个领域,企业真心实意带来了梯度丰富的岗位选择,既有管理层岗位也有技术类岗位,尽可能丰富就业选择。

在闵行区举办的“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主题日专场招聘会上,求职者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易就业”服务平台内的“闵行就业地图”,查看附近5公里内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培训机构、创业站点、零工市场等,获得在线求职、视频面试、供需发布、政策查询、报名培训课程等“就业一件事”一站式贴心服务。

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长张岚表示,今年上海稳岗留工送温暖和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突出“早发力、优服务、稳预期、暖人心”,重点围绕以下5个方面部署推进。

一是强化援企稳岗,建立缺工企业清单,配备就业服务专员,支持企业开展用工余缺调剂。二是提前组织劳务对接,各级人社部门深入中西部省份,开展驻点招聘、组团招工,成规模成批次引进更多务工人员。三是落实落细暖心举措。对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留沪过年的外地务工人员,组织开展集体过年、送“新春礼包”等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同时,组织实施好包机包专列等服务,保障农民工有序返岗务工。四是密集举办招聘活动,确保天天有岗位、周周有招聘。五是加强精准兜底,密切跟进了解大龄失业、残疾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失业状况,帮助有意愿就业的尽快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据悉,春节前后,上海各级人社部门将密集开展130余场(次)活动,包括组织“点对点”返岗复工、赴中西部省份劳务对接、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等相关活动,全力推动上海稳岗留工送温暖和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落地见效。李治国


相关文章

浙江温州:多管齐下促就业“红”助经济“好”

浙江温州:多管齐下促就业“红”助经济“好”

今年以来,浙江省温州市打造“跨省专列输送、全程荐岗服务、全链技能培育”就业帮扶体系,以就业“红”助力经济“好”。提前布局,下好就业服务“先手棋”。聚焦岁末年初关键节点,构建促就业稳就业服务矩阵。一是政...

如何利用好灵活用工和劳务派遣?

如何利用好灵活用工和劳务派遣?

在新经济时代,传统的用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企业的需求和发展。面对企业越来越多季节性、临时性、批量化的用工需求,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按需雇佣人才的灵活用工模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很多人对于“新名词...

速看!关于就业、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速看!关于就业、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就业、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政府工作报告怎样说?为您划重点!一  2023年工作回顾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城镇新...

理论实践丨坚持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主线 助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理论实践丨坚持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主线 助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当前,我国人口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常态,如何发挥好人口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是做好人力资源服务工作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全面推进人社...

竞争机制催生灵活用工人员就业能力良性发展

竞争机制催生灵活用工人员就业能力良性发展

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主要是激励员工去追求卓越,而竞争其实是人员发展的动力,所以不光在职的员工需要竞争机制,灵活用工人员就业能力的提升,也是离不开竞争的。 灵活用工人员包括企业根据需要将某一项...

以科技创新应对老龄化挑战,以灵活用工模式优化企业用工结构

以科技创新应对老龄化挑战,以灵活用工模式优化企业用工结构

当前,国内外环境严峻复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面临困难,同时,本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70%,与2010年相比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也是经济发展面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 司法部办公厅 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全国工商联办公厅 中国企联办公室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2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陈志江:找准新定位 担负新使命 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

陈志江:找准新定位 担负新使命 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要特别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刻认识把握发展和稳定、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