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灵活用工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灵活用工的现状与未来

admin 6年前 9612 0

 

如今,人力资源从业者,尤其是人力资源服务业,统统都把灵活用工看作是行业的“新风口”。全球前四大、中国前三大人力资源公司,在它的业务收入当中,灵活用工的占比都是占50%以上的,促使灵活用工兴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国家政策、经济形势、个人思想转变等三个方面是其兴起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1、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断规范,让企业用工模式更加多元化;

 

我国的企业用工模式一直跟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密切相关,任何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都能导致人力资源市场发生巨大变化,使得一种用工模式随之兴起,灵活用工的崛起,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5年《劳动法》颁布实施,劳动合同制开始全面推行,企业与劳动者建立标准劳动关系,签署劳动合同,由企业发放薪酬,承担社保等法定福利。

2008年1月施行《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劳务派遣”等的概念和具体法规要求,将过去外资代表机构在华用工法规要求的,以及国有企业改制解决下岗再就业的“劳务派遣”方式,通过立法,公开、明确了企业开始采用派遣方式,增加用工灵活性,进而引发劳务派遣业务井喷,劳务派遣服务机构大量出现,2010年劳务派遣劳动者号称超过6000万人。

2013年《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出于保护劳动者角度,开始从规制上对劳务派遣进行约束,严控劳务派遣岗位,仅限于临时性、辅助性和可替换性(三性),同时劳务派遣员工占比不能超过企业用工的10%,法规还给出了3年的过渡期,要求各企业自查整改,逐步缩减派遣人数和比例。企业用工风险增高,人力资源控制与优化要求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相关成本上升,日常处理大量员工入离职等事务的压力增大,大大降低了企业采用劳务派遣用工的兴趣,企业开始寻求其他的用工模式。

 

2018年国家宣布社保入税以来,企业的用人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大型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据统计人工成本在要占到劳动密集型企业总利润的40%-50%,再加上社保成本,人力成本可能会增加到60%左右;而对于小型创业型公司而言,更加没有能力养活主营业务以外的,行政、人事、财务等人员,高昂的人力成本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包袱,加上社保成本的提高,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促使企业加快了改变用工模式的步伐,采取灵活用工减负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考虑的问题。数据表明,有采用灵活用工计划的企业比例达到51.71%。其中有计划在未来“3个月以内”采用灵活用工的企业比例为12.72%,“3个月-6个月”的企业比例为10.93%。随着国家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越来越规范,企业基于既要符合规范又要降低成本的需求,导致灵活用工需求倍增,促使了灵活用工的爆发。

 

2、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主动寻求更为灵活的用工方式;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了企业用工方式的转变,灵活用工成为很多企业重点考虑的用工方式。这种情况欧美国家也经历过,他们已经有了完善的应对策略,以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分别位列全球第一美国和第二位的日本为例:

 

美国现代灵活用工行业起步于二战结束后,经过几十年发展已高度成熟。目前市场规模居全球首位,规模近万亿元,灵活用工贡献人力资源行业逾80%收入,灵活用工员工数和渗透率均在2000年达到顶峰。美国灵活用工行业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最大灵活用工市场,主要在于美国第三产业高度发达为灵活用工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企业对灵活用工需求增加,人力资源提升灵活用工供给质量使得行业快速增长。

 

日本拥有全球第二大灵活用工市场,其快速发展期为1999-2008年,期间国内大量灵活用工服务机构涌现并快速壮大,超越Manpower、Adecco等外资公司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日本灵活用工行业快速发展原因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及人口红利消退致用工成本上升催生企业灵活用工需求,而政策逐步放宽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当前在经济环境和人口结构与此前的日本相似,而第三产业在总体经济中的占比也逐年升高。面对用工成本的高涨和第三产业对岗位灵活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企业为应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主动调整自己的组织架构等问题,传统用工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灵活用工这种能够与传统用工模式互补的模式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和采用的对象。

 

3、劳动者工作思想观念发生转变,追求人生价值和精神满足成为主要驱动力;

 

跟老一辈人们更多追求的是物质的满足不同,如今,不少人特别是“千禧一代”的年轻人已经不需要再为生存而努力,开始更加注重工作的自由和精神上的满足。

 

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这或许也是此前日本游戏旅行青蛙爆火的原因,在于旅行青蛙寄托着人们心底最向往的那一份自由。但是在过去,贫困的生活条件,迫使老一辈不得不压抑天性,去谋求一份稳定的、收入可观的工作,为了得到合适的工作还得托熟人,请客送礼之类的。而现在,有着老一辈打下的物质基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被每天两点一线的枯燥工作所束缚,他们更重视从事的工作能否让自己自由支配时间,能否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否满足自身的精神追求等。

 

因此,他们更愿意去从事那些自由度更高的职业,即使工作不稳定,可能收入没有固定工作收入高甚至入不敷出,他们依然乐在其中。有能力的,就从事一些与能力相关的自由职业,比如自由撰稿人、独立设计师等;有资本的就自己创业,比如开店、成立工作室等;没能力没资本的,就做一些技术含量低但是自由度高的职业,比如送餐员、快递员等。这些工作自由程度高,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陪伴家人和享受生活。

 

年轻一代工作观念的转变,为灵活用工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动力。2017 年国内年龄 18~34 岁的灵工就业者占比达 73%~92%,灵活用工的从业企业多为世界知名500 强企业和中大型国企,且工作时间自由度高, 因此对想在知名大企业中得到工作经历,以及对时间灵活度要求较高的年轻人从业意愿较强。

 

综上,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越来越规范,企业合规而又能降低成本的需求,成为其采用灵活用工的强大动力;企业基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压能力的考量,主动采取灵活用工的方式;年轻一代劳动者的思想转变,工作自由度和自主性成为他们找工作的重要因素,灵活用工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上述三点都是灵活用工的兴起重要推动力之一,也因此直接成就了一大批中国本土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平台,由苏州众城恒盛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开发的职由人APP就是这样的灵活用工平台

 

 


相关文章

灵活用工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公司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灵活用工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公司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人才团队,而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团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培训、管理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相关工作都不...

展望未来,灵活用工将迎来空前繁荣的发展!

展望未来,灵活用工将迎来空前繁荣的发展!

近日,在网上发布的一篇《数字经济2.0报告》中预测到,未来20年8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未来在中国有高达4亿以上的劳动力,将通过互联网实现自我雇佣和自我就业,未来通过灵活用工实现就业的人数将占据中国总劳...

河北石家庄:架起灵活就业供需桥梁

河北石家庄:架起灵活就业供需桥梁

转自:中工网原标题:架起灵活就业供需桥梁(主题)——河北石家庄灵活就业市场探访(副题)中国财经报记者 刘祎璠 通讯员 赵志峰 东冰“今天向大家推荐的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客服岗位,主要工作内容是...

港科大(广州)调查:广州就业人口中,约19%为灵活就业人口

港科大(广州)调查:广州就业人口中,约19%为灵活就业人口

南方财经10月15日电,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都市动态调查项目今日发布首期成果,广州就业人口中,灵活就业人口占比约为19%。其中,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就业人群类别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最长、达6...

全国人大代表:规范直播行业税收规则,完善灵活用工政策法规

全国人大代表:规范直播行业税收规则,完善灵活用工政策法规

近年来,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不断刺激大众眼球,与此同时“灵活就业”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也逐步引起社会的关注。作为经济法领域的权威专家,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向记者表示,今年全国两会,她...

钟南山预测疫情拐点尚未确定,灵活用工企业加快做好应变工作

钟南山预测疫情拐点尚未确定,灵活用工企业加快做好应变工作

随着疫情的发展,多国进行了撤侨、多家国际航空公司宣布停飞中国,德国、日本、美国、越南先后出现了海外的“人传人”病例。自2月4日至7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仍保持增长,但增幅有所放缓。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7...

安徽拟以“1+N”模式建设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

安徽拟以“1+N”模式建设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

近日,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公益性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运行”对外公开征求意见。按照《安徽省公益性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运行指引(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底,通过新建、改造或设置服务专区等方式,在...

江苏张家港:电子送达成为全链智能仲裁“加速器”

江苏张家港:电子送达成为全链智能仲裁“加速器”

2024年8月底,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正式上线“张仲在线”电子送达平台,操作简便、用时迅速、送达精准,为智能仲裁快车道再次提速。技术赋能,文书送达智慧化通过信息技术的提升,积极回应群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