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崛起的灵活用工,未来能否成为常态化下的模式?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崛起的灵活用工,未来能否成为常态化下的模式?

admin 5年前 2691 0

2020年年初,灵活用工进入大众视野,企业需求带来的灵活用工成为人力资源从业者的高频词。几个月来,灵活用工模式从最初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已向更多的行业延伸,员工也实现了在多样类型企业间的流动。同时,疫情暴发以来,小编接到不少关于灵活用工的咨询。

 

在疫情期间,一边是部分行业员工没活干;一边则是部分企业有活干不完,通过灵活用工平台将二者建立联系。借入企业获得人员补充,借出企业则减轻了用工成本,员工也能就业并获得劳动报酬。但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崛起的用工模式,在未来能否成为常态化下的模式?

 

记者梳理发现,在《2020雇佣关系趋势报告——新格局下的新就业形态》中表明了部分企业的观点。该报告显示,灵活用工模式已经实现了跨区域、跨工种、跨企业的突破。同时记者调查显示,53.2%的企业选择招聘兼职、临时性员工,25.3%的企业借用其他企业的员工,另有少数企业运用AI技术实现人力成本替代。显然,灵活用工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企业采纳。

 

目前,多地搭建起灵活用工服务平台,企业可适时发布、对接需求。提供企业间余缺用工调剂、行业间余缺用工调剂和非全日制余缺用工调剂三种调剂模式。甚至在深圳、东莞、杭州等城市还专门出台细则,为共享员工提供补贴。

 

基于对多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进行了数据统计,并分析了一些行业代表企业在灵活用工领域的成功实践。不管是从灵活用工的开始与运用场景角度分析,还是灵活用工的风险管控等多方面来看,对于新冠疫情后异军突起的灵活用工模式在未来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文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下的灵活用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下的灵活用工

近入21世纪以来,由于一、二线城市用工成本的提高以及国家政案的倾斜,一、二线城市的中心企业正在采用线上灵活用工向周边副中心及三、四线城市成较为偏远的内陆城市迁移。如总部在北京的某打车软件企业,先转移到...

上海:多措并举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

上海:多措并举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

近年来,上海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谋划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布局,多措并举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优化服务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效益,打造行业品牌,初步形成了规模庞大、市场健全、业态完备、...

江西:十条举措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水平

江西:十条举措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水平

近日,江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委社会工作部、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水平十条措施的通知》,进一步保障网约送餐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提升劳动效率,解决企业问题,核心方案就是灵活用工!

提升劳动效率,解决企业问题,核心方案就是灵活用工!

从2013年开始,我国新生劳动力数量开始逐年下降,2017年我国劳动力总量从峰值开始逐年回落,根据人口专家的预测,我国人口总量也将回落,长此以往,我们必将迎来劳动力紧缺的局面。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人...

北京:将重点打造示范性新就业形态一站式调解中心

北京:将重点打造示范性新就业形态一站式调解中心

近日,北京市人社局会同市高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总工会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本市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到2025年底前,北京市将重点打造一批新就业形态一站式调解组织...

从数据共享到经济共享,灵活用工继续逆势上行

从数据共享到经济共享,灵活用工继续逆势上行

2020年上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促使以线上消费、在线办公、共享员工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迎来新契机,它们为对冲行业压力、带动经济服务、支撑稳定就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灵活用...

“家门口”的就业服务:指尖一点,工作在身边

“家门口”的就业服务:指尖一点,工作在身边

“感谢‘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和服务,没想到这个岁数还能找到一份工作!”5月30日,在北京市顺义区双丰街道某写字楼担任保洁员的鲁绪义告诉记者。  62岁的鲁绪义是陕西省旬阳市神河镇柳林村...

税务总局明确:灵活用工人员从平台获得的收入作为经营所得!

税务总局明确:灵活用工人员从平台获得的收入作为经营所得!

随着平台经济的不断发展,灵活用工群体的逐渐壮大,社会上针对灵活用工从业者纳税问题讨论居高不下:有的专家认为灵活用工人员获得收入应该作为劳务报酬缴纳个人所得税;也有专业人士认为灵活用工人员并非雇佣关系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