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灵活用工模式是什么?是企业还是员工更受益?

灵活用工模式是什么?是企业还是员工更受益?

admin 3年前 2093 0

一. 什么是灵活用工模式

一、灵活用工在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潮流下,热度在不断的上升。因其形式广泛,可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并且解决企业季节性、短期用工的难题更加受到众企业的欢迎。可以说灵活用工传统用工方式的补充。其实现方式是企业把工作内容放在灵活用工平台上,个人工作者在平台接单,完成任务后,企业结算到平台,最后由个人提现到账户。它包括劳务派遣模式、临时工模式、实习生模式、退休返聘人员、兼职人员和业务外包模式。

二. 灵活用工对员工有什么优势

1. 与企业关系更加灵活,更自由

灵活用工区别于传统的雇佣关系,其弹性灵活的就业方式也为个人就业者提供着更多的职业选择可能性,个人可以自由接单,只需按时按量把所接任务完成好就可以。并且还可以在本身的工作后赚取更多外快,工作弹性更大。

2. 广泛的经验积累

短期的担任岗位可以让个人工作者在多个顶尖企业的不同部门拥有工作机会,接受新的挑战,灵活用工还可以培养更多的专业技能,获得更多就业经验。

三. 灵活用工对于企业有什么好处

1. 成本把控

灵活用工的方式可以帮助企业节省用工成本,并且可以帮助企业缩短用工周期,还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季节性用工的用工难题。

2. 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企业来说,灵活用工意味着企业不必大量去雇佣人力,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精确分配工作,支付酬劳。比如在这次新冠疫情中,传统用工模式受到很大打击,如果使用灵活用工模式,企业将可以面对突发事件带来的伤害。并且企业还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业务中。

92f7742783a34e8797d3adb7109f0d2e(1).png 

现阶段,灵活用工的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并且使用,因其可以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方共赢,政策上灵活用工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工作报告也已经连续四年将灵活用工写进去,从中足以看到政府对于它的重视。企业和个人对于灵活用工的诉求就是一个有保障的平台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就能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踏上企业数字化经济的高速列车。


相关文章

全球人力资源行业展会提出灵活用工新思路

全球人力资源行业展会提出灵活用工新思路

近日,由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媒体公司HRoot举办的全球参与用户规模领先的人力资源行业展会“2019 HRoot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展”于广州盛大举办。来自全球及中国的领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全新亮相,现场设置...

中国的两大结构性变化预示劳动力市场灵活用工的普及势在必行

中国的两大结构性变化预示劳动力市场灵活用工的普及势在必行

(1)经济结构性变化。近几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即从GDP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增速7%以下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状态(见图3.1)。所谓改革开放以来的低成本优势和高资源消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的经...

如何通过灵活用工平台,搭建起企业和个人的需求?

如何通过灵活用工平台,搭建起企业和个人的需求?

在过去,我们最常见一种灵活用工平台就是传统的兼职平台。企业发布招聘需求,个人进入平台寻找工作机会。但是这种传统模式并不适用于越来越高效的互联网企业规模化的用工需求,同时,也不利于兼职员工劳动权益的保障...

看灵活用工如何解决企业难题

看灵活用工如何解决企业难题

目前,我们发现很多大型企业主体考虑到降本增效、用工周期的灵活变动、用工风险等因素在慢慢倾向灵活用工。一般企业只会通过第三方劳务外包公司来全权处理人员的招聘、税收、管理等事宜。如今企业用工成本越来越高,...

灵活用工三特性

灵活用工三特性

21世纪是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经济、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出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同时被推动。这种环境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也冲击着传统的用工形态。企...

李强:平台经济大有可为

李强:平台经济大有可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2日下午主持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听取对更好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座谈会上,美团、小红书、海智在线、...

报告:中国职场更加灵活多元,灵活用工形式备受青睐

报告:中国职场更加灵活多元,灵活用工形式备受青睐

企业如何采取更加灵活的用工模式,减少用人成本和管理成本,提升企业人员利用率,是企业发展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疫情结束之后,新业态的迅速发展之下,各行各业都有着与灵活用工模式相符合的应用情景,为我国灵...

为什么采用灵活用工平台招聘更有优势?

为什么采用灵活用工平台招聘更有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人才竞争不断升级,给企业招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劳动力市场变化、企业需求变化、企业招聘渠道变化,到求职者观念及行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