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数字赋能打造共享员工新模式,灵活用工帮助企业快速转型

数字赋能打造共享员工新模式,灵活用工帮助企业快速转型

admin 3年前 1826 0

在新形态下共享经济的背景下,很多企业渐渐走上了转型的道路,人力资源行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机遇。在这种企业的转型中,大家慢慢把视线从传统的用工模式转换到一种新型的用工模式——“灵活用工”身上。尤其是现在平台经济盛行和疫情的影响下,餐饮外卖,快递等行业对于灵活用工的运用会更多一些,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202211月月末曾经发表一篇文章里面描述到:据指标显示,2021年,餐饮灵活用工占比为19.82%,部分连锁企业也都基于数字化工具,构建起多业务单元的内部灵活用工模式

随着灵活用工的大规模使用,灵活用工所包容的人才也慢慢从普通化慢慢升级转型加入高精尖行业,这种新型用工模式慢慢拓展了猎头服务用于招募更多专业型人才,这种拓展对于灵活用工本身和企业也有了更大的便利:对于灵活用工本身,用工的专业性针对性更强;对于企业,大可以把次重要的工作交给灵活就业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主要研发的产品或者主要业务上。

与灵活用工很相近的还有共享员工,两种用工方式有很大的关联,但是也有一定的区别。灵活用工主要包括六大模式:劳务派遣模式;临时工模式;实习生模式;退休返聘人员和兼职人员还有业务外包模式。它是人才派遣服务领域的成长性的产品。共享用工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传统的固定用工和灵活用工的一种模式,员工一方面既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这种形式属于固定用工。另一方面,员工利用下班,休息日和闲置时间来为其他公司提供服务,对于上述的“其他公司”来说,就属于共享员工。

灵活用工作为一匹黑马慢慢超越了以往的传统用工方式,一方面也由于其使用方便的特点。企业有了任务后把任务发到灵活用工平台,个人在平台找到适配自己的工作接取任务,完成任务后企业结算到平台,个人从灵活用工平台领取酬金。

以上就是“数字赋能打造共享员工新模式,灵活用工帮助企业快速转型”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职由人灵活用工平台”会不定时更新灵活用工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了解。


相关文章

如何选择靠谱的灵活用工平台

如何选择靠谱的灵活用工平台

随着“互联网+数字化”经济时代的来临,灵活用工这种新型的用工模式,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慢慢的脱颖而出。这种用工模式也渐渐的被更多企业和员工所接受,那么灵活用工平台提供的服务,也犹如雨后的春笋般迅速的发展...

分析用工发展趋势,抓住灵活用工机遇

分析用工发展趋势,抓住灵活用工机遇

回顾我国的用工模式发展史,1978年前的主要用工形式为国有企业固定工(计划内,干部和工人)和临时工(计划内,合同工);此后,外商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采用劳动合同用工模式,国有企业...

灵活用工先发优势让企业持续享受市场红利和规模

灵活用工先发优势让企业持续享受市场红利和规模

        随着我国经济的回暖,企业内部由扁平化向灵活用工管理方向变革,不少企业也将组织目标的工作进行重新调配,并开始找寻哪些工作任务可以外包,哪些工作项目...

高考结束怎样规划职业?灵活用工模式给你更多体验

高考结束怎样规划职业?灵活用工模式给你更多体验

高考结束了,对于大部分高三学子来说,一个轻松的暑假即将来临。但是也有很多同学会早早的开始对于未来的规划。其实,从高考志愿填报开始,就已经是一个人对于未来人生规划的开始了。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尽早...

个税改革到来,灵活用工如何帮助企业进行薪酬管理?

个税改革到来,灵活用工如何帮助企业进行薪酬管理?

2019年个税和社保新政的到来,无形中改变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式,也给未来带来不确定性。要告诉大家的是,个税改革才刚刚开始。个税改革的重点是调节高收入群体,不少企业选择通过灵活用工的形式进行薪酬...

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灵活用工?

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灵活用工?

 据显示2019年灵活用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企业灵活用工的比例达到44.6%。有68.7%的企业明确表示将在未来采用灵活用工,61.1%的企业选择在“业务快速扩张”时采用灵活用工。那么为什...

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找工作或可尝试承接灵活用工平台任务

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找工作或可尝试承接灵活用工平台任务

在“双减”政策之下,很多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着转型的压力,最近有消息显示,北京新东方成立素质教育成长中心,下设艺术创作学院、人文发展学院、语商素养学院、自然科创空间站、智体运动训练馆、优质父母智慧馆六大板...

6月起你的收入或将多一笔钱,而通过灵活用工平台则能赚得更多

6月起你的收入或将多一笔钱,而通过灵活用工平台则能赚得更多

对于广大劳动者,特别是户外劳动者来说,进入六月则意味着将增加一项新的收入——高温津贴。根据2012年6月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包括35℃)高温天气从事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