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灵活用工激活市场、促进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灵活用工激活市场、促进就业!

admin 5年前 3641 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去年开始,各行各业对于用工方式的思考与改革,一直都在进行当中。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灵活用工也体现出了更加蓬勃的发展状态。国家和政府利用零工经济和新业态蓬勃发展的大好机会,打破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以解决近3亿工人的就业需求。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简要报告中,有一个词被提到39次,这个词的关键词就是“就业”。因为疫情的影响,政府给各类中小企业和个人“开了绿灯”,鼓励“灵活用工”的新模式激活市场,促进就业。如何规范灵活用工模式,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代表们不断提出建议,共同推动行业发展,完善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蔡庆锋建议:制度创新促灵活就业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不仅要保护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而且要确保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不会受到伤害,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实现养老、工伤保险的全覆盖。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时间、职业伤害等问题制定行业标准;支持共享用工、就业保障的发展,搭建灵活用工在线管理服务平台。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灵活用工”。灵活用工“不求人才为我所有、但求人才为我所用”的观念已经在传统企业的思维中潜移默化的改变了。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在新技术与新理念的双重叠加下重构。在这种社会、组织与个体大变革的背景下,传统的雇佣方式、就业结构形态受到冲击,灵活用工方式不胫而走。

 

从企业层面来看,对于小型初创企业来说,通过在行政、财务、人事、客服等非主要职能部门的灵活招聘,可以将更多的人力成本和精力花在主营业务上。大中型企业选择灵活用工”的形式,除了外包基本职能岗位外,当临时项目需求紧张时,企业也会通过外聘业务岗位的形式灵活满足项目需求。

 

从长远来看,大力发展灵活用工产业还有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未来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由“公司+员工”转变为“公司+平台+个体”,每个个体作为独立的价值创造者都会冲破传统组织的科层“枷锁”,充分释放自身的人才效能。


相关文章

进入人力资本+时代,灵活用工平台将如何发挥作用

进入人力资本+时代,灵活用工平台将如何发挥作用

当今社会任何公司都不会忽略人才的作用,因而人力资源也成为了社会各项资源中最关键的资源。如何通过对公司或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进而更好地运用“人力”来产生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很多公司...

灵活用工纾困企业痛点,发现企业新契机

灵活用工纾困企业痛点,发现企业新契机

如今零工经济需求红利叠加灵活用工市场红利帮助企业收益再创新高。据灵活用工平台统计,2019年灵活用工来带的收益占企业总收益的85.4%,公司业务的扩张速度将紧跟灵活用工企业的发展速度。长期来看,相比欧...

从“雇佣”到“协作”,灵活用工+互联网重新定义用人模式

从“雇佣”到“协作”,灵活用工+互联网重新定义用人模式

产业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技术(AI、IoT、区块链)等,推动各行各业升级换代、效率提高和模式创新。被很多人忽视的是,灵活用工的兴起,使产业互联网改变的将不只是产业本身,对于企业经营模式、组织形态...

疫情期间“灵活用工”是否将成为共享经济的揭幕者?

疫情期间“灵活用工”是否将成为共享经济的揭幕者?

受疫情影响,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受到了一定阻碍。例如,人力、物料等生产要素不能像往常一样不间断供应;不少企业未能及时复工复产,产能利用率低,出现人力资源闲置;企业运营成本显著上升,甚至部分企业面临生产经...

30天打赏主播12万,个性化需求催生灵活用工发展

30天打赏主播12万,个性化需求催生灵活用工发展

近日有一则比较扎心的新闻上了热搜:一个10岁的小女孩在直播平台上打赏主播2万7只为听一听主播夸奖她。几句“谢谢”就能换来女孩母亲一年的工资,目前女孩父母正在积极平台,希望能追回损失。据采访得知,小女孩...

如何看待共享经济下的灵活用工

如何看待共享经济下的灵活用工

近年来在共享经济浪潮的推动下,“灵活用工”已经逐渐成为众多行业的新型用工模式,如服务业、餐饮业、零售业、互联网领域等。不同于传统的固定全职用工模式,灵活用工是企业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灵活地按需雇佣人...

灵活用工是后工业化时代的显著特征

灵活用工是后工业化时代的显著特征

关于灵活用工,我们之前的文章有很多理论上的讲解,今天我们从一个案例入手,讨论在后工业时代,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创业者来说,如何巧妙地利用灵活用工平台来平衡自己的收益与支出。毕竟在这个时代,做轻才是企业唯...

当人才供给滞后于企业需求,灵活用工是否是更好的选择

当人才供给滞后于企业需求,灵活用工是否是更好的选择

如今,新职业成为数字化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新工作,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的灵活用工领域。与中国的传统职业相比,新的经济业态发展尚未完全到位。因此,在健全新职业发展体系过程中,需要更多聚焦在就业管理上,为营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