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admin 3年前 1396 0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千家万户冷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3年工作时强调,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23年就业形势如何?将采取哪些举措稳就业?怎样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成绩来之极为不易

问: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取得这一成绩得益于哪些因素?如何看待2023年的就业形势?

答:2022年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提前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高于上年。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冲击,就业局势能够保持总体稳定,成绩来之极为不易。这一成绩取得,最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将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为稳就业保就业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也得益于一系列积极因素。

一是得益于经济恢复的基础效应。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产业持续升级发展,为就业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得益于稳就业政策的对冲效应。减负稳岗政策力度加大,截至2022年11月底,共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1162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留工培训补助资金743亿元,发放就业补助资金903亿元,全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定岗位。

三是得益于创新创业的带动效应。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扶持政策持续完善,2022年三季度末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694亿元,同比增长14.8%。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意见出台,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助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

四是得益于重点群体就业的促进效应。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实施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出台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文件,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保持稳定。对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

五是得益于服务培训的助力效应。举办“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累计提供就业服务1亿多人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1600万人次。

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政策和稳经济各项举措进一步落实,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就业局势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但也要看到,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凸显,稳就业仍面临不少挑战。

六方面举措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来稳就业?

答: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我们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一是着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继续实施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调控,推动财政、货币政策支持稳就业。调整优化即将到期的阶段性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突出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支持。健全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研究建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体系。

二是着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加力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组织开展各类创业推进活动。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支持零工市场建设,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

三是着力抓好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政策支持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通过调度督促稳定公共岗位规模,通过专项活动保持市场招聘热度。特别是对未就业毕业生实施服务攻坚,对困难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同时深化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促进失业青年尽快融入市场。

四是着力促进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体系,坚持外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健全劳务协作机制,打造一批劳务品牌,巩固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成果。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强化失业人员生活保障,及时兑现各项失业保险待遇,加强生活救助与就业促进协同。

五是着力优化就业服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落实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全面推进“技能中国行动”,大规模开展重点群体、重点行业培训,努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六是着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持续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黑职介”、虚假招聘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纠正针对性别等就业歧视。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全力以赴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问: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请问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支持毕业生就业?

答: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的历史新高,促进就业任务更重。我们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以离校前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离校后就业服务攻坚为牵引,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

一是全力拓宽就业渠道。开展政策服务专项落实行动,提供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支持,开辟中小微企业职称评定绿色通道,调动企业吸纳就业积极性。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提供培训、场地支持,落实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推动公共部门稳定招录规模,稳定毕业生预期。

二是全力强化招聘服务。发挥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用,定期举办招聘活动,招聘网站设立毕业生专区,免费向高校和用人单位开放。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活动,提供不间断就业服务。稳妥做好就业报到证取消后的工作衔接,更加便利档案、落户等手续办理。

三是全力提升就业能力。推出就业指导公开课,组织职业指导师进校园。实施青年专项技能培训计划,开展适合毕业生的短期技能培训。继续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开发更多适应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见习岗位。

四是全力强化困难帮扶。离校前向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离校后对未就业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实施“一人一策”,优先提供就业服务。同时对接就业压力大的院校,发动人社厅局长和就业局长定点联系,定向送岗位、送资源、送服务。

五是全力维护就业权益。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行动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校园、进企业活动。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把青年就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推进,延伸政策服务体系,实施就业启航计划,对失业青年开展实践引导和分类指导,促进尽快就业。


相关文章

四川: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与现代服务业政企(园区、高校)对接活动

四川: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与现代服务业政企(园区、高校)对接活动

近日,国家级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都人才园)举办了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与现代服务业政企(园区、高校)对接活动,进一步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支撑。共建部门合作...

湖北襄阳:灵活就业找零工驿站

湖北襄阳:灵活就业找零工驿站

核心阅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湖北省襄阳市因地制宜建设零工驿站,除了提供岗位信息、组织招聘活动,还拓展出培训推介、法律咨询等服务功能,为灵活就业人员打造温...

技能型人才奇缺,灵活用工打造企业发展新渠道

技能型人才奇缺,灵活用工打造企业发展新渠道

近年来,技能型人才奇缺,企业表示高级蓝领难求,结构不优、素质不高问题突出,“技工荒”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灵活用工对企业扩大内需发挥巨大作用,逐渐打开人们用工模式新世界的大门。当然灵活用工突然...

国家医保局:推动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国家医保局:推动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 马帅莎)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章轲10日在北京表示,国家医保局将推动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提高参保人员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加强部门协同,推动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解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指南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解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指南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以下简称两个指引和一个指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

黑龙江佳木斯:“四维联动”破解企业用工难

黑龙江佳木斯:“四维联动”破解企业用工难

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社局实施“上门对接+精准施策+数字赋能+跟踪回访”四维联动工作举措,构建企业用工保障服务闭环,为企业发展助力赋能。上门对接摸需求,...

我国灵活用工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有望成为新经济支柱

我国灵活用工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有望成为新经济支柱

人社部等多部门:我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左右,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社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农民工就业创业相关举措情况。“我国灵活就业从业...

“中国创翼”创业大赛暨创业成果展示活动在山西省大同市闭幕

“中国创翼”创业大赛暨创业成果展示活动在山西省大同市闭幕

9月26日,“中国创翼”创业大赛暨创业成果展示活动在山西省大同市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活动以“创业促进就业 翼展精彩人生”为主题,内容包括“一赛一展一对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