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四川: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四川: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admin 2年前 1408 0

近日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实施《关于实施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后三年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

——目标设置上,首次提出整个产业收入合计2023年2200亿元、2024年2500亿元、2025年2800亿元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中西部人力资源服务高地。

——区域协同上,首次提出统筹推进成德眉资、川南、川东北、攀西及大小凉山彝区、四川涉藏地区“五区共兴”人力资源区域协同,带动各地区产业协同共进、竞相发展。

——主体培育上,首次明确深入实施名优企业招引、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遴选、中小微企业提质、公共服务提升五大行动,力争到2025年重点培育形成2-3户全国性、20户左右四川省龙头企业和5户左右全国性、30户左右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

——产业集聚上,首次提出加快构建国、省、市、县四级产业集聚支撑体系,高标准规划创建(绵阳)科技城、川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全力创建德阳装备制造、乐山文化旅游和四川高新技术经济人才市场

——效能提升上,首次提出突出创新开放、数字转型、品牌引领“三轮驱动”,全面提升四川人力资源服务综合供给质量。持续深化“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高标准建设成都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培育若干省级出口基地。

——促进就业上首次提出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产业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深入开展促进就业和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全面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与重点特色产业深度对接协同,加快推进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四类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振兴发展。

——支撑保障上,首次提出实施产业人才“培优强基”计划,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学会和产业联盟,全面推动支持和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十五条措施的配套细化和落地见效,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加大产业支持和投入力度


相关文章

辽宁省丹东市建零工市场助百姓“好就业”

辽宁省丹东市建零工市场助百姓“好就业”

辽宁日报讯 (记者蔡晓华) 近日,设在丹东市振兴区人社局一楼的振兴区零工市场正式启动。这意味着,辖区内的零散求职者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与用工主体的对接,“马路零工”有了自己温暖的“家”。“有了这个‘零...

灵活就业:江西5+2就业之家建成逾万家服务网点

灵活就业:江西5+2就业之家建成逾万家服务网点

江西打造公共就业服务新格局5+2就业之家建成逾万家服务网点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白马桥乡的一间厂房里,工人们正聚精会神缝制皮球。一位大姐表示,“在就业之家上看到了招工信息。这里离家近,还管饭,按件数算工资...

三方共赢的灵活用工方案,你值得拥有!

三方共赢的灵活用工方案,你值得拥有!

这一周,全国人民的心都被北京疫情牵动着,大家纷纷喊出了“炸酱面加油!”的口号。因为发现的及时,这次疫情不会失控,但是也带给我们一个启示:应对新冠疫情,是要做好打持久战准备的。为了尽量不让大家的工作、学...

北京:将重点打造示范性新就业形态一站式调解中心

北京:将重点打造示范性新就业形态一站式调解中心

近日,北京市人社局会同市高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总工会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本市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到2025年底前,北京市将重点打造一批新就业形态一站式调解组织...

零工驿站成“工会帮就业”阵地

零工驿站成“工会帮就业”阵地

原标题:四川乐至县总搭建城乡一体化服务平台(引题)零工驿站成“工会帮就业”阵地(主题)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娜 通讯员潘文苑)“多亏了零工驿站介绍岗位,不仅收入增加了,还能就近照顾家庭!”近...

吉林市公积金迎来“全民时代” 4月1日起灵活就业者也可缴存公积金

吉林市公积金迎来“全民时代” 4月1日起灵活就业者也可缴存公积金

4月1日,我市将正式实施《吉林市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办法》,将全市20万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保障范围,标志着我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实现就业人口全覆盖。这一惠民新政将有效满足灵活就业群体...

市面上有哪些灵活用工的企业?

市面上有哪些灵活用工的企业?

2019年七月依然过半,国家经济新常态形式下新出台的财税政策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由于政策的变化,国家的引导与扶持,灵活用工的企业发展也迎来了一个小高峰。那么对于企业而言,是否需要通过灵活用工来进行...

展望未来,灵活用工将迎来空前繁荣的发展!

展望未来,灵活用工将迎来空前繁荣的发展!

近日,在网上发布的一篇《数字经济2.0报告》中预测到,未来20年8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未来在中国有高达4亿以上的劳动力,将通过互联网实现自我雇佣和自我就业,未来通过灵活用工实现就业的人数将占据中国总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