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四川: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四川: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admin 2年前 1271 0

近日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实施《关于实施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后三年四川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

——目标设置上,首次提出整个产业收入合计2023年2200亿元、2024年2500亿元、2025年2800亿元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中西部人力资源服务高地。

——区域协同上,首次提出统筹推进成德眉资、川南、川东北、攀西及大小凉山彝区、四川涉藏地区“五区共兴”人力资源区域协同,带动各地区产业协同共进、竞相发展。

——主体培育上,首次明确深入实施名优企业招引、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遴选、中小微企业提质、公共服务提升五大行动,力争到2025年重点培育形成2-3户全国性、20户左右四川省龙头企业和5户左右全国性、30户左右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

——产业集聚上,首次提出加快构建国、省、市、县四级产业集聚支撑体系,高标准规划创建(绵阳)科技城、川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全力创建德阳装备制造、乐山文化旅游和四川高新技术经济人才市场

——效能提升上,首次提出突出创新开放、数字转型、品牌引领“三轮驱动”,全面提升四川人力资源服务综合供给质量。持续深化“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高标准建设成都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培育若干省级出口基地。

——促进就业上首次提出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产业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深入开展促进就业和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全面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与重点特色产业深度对接协同,加快推进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四类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振兴发展。

——支撑保障上,首次提出实施产业人才“培优强基”计划,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学会和产业联盟,全面推动支持和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十五条措施的配套细化和落地见效,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加大产业支持和投入力度


相关文章

黑龙江佳木斯:“四维联动”破解企业用工难

黑龙江佳木斯:“四维联动”破解企业用工难

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社局实施“上门对接+精准施策+数字赋能+跟踪回访”四维联动工作举措,构建企业用工保障服务闭环,为企业发展助力赋能。上门对接摸需求,...

产业互联网时代,灵活用工专业人才就是发展核心竞争力

产业互联网时代,灵活用工专业人才就是发展核心竞争力

如今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形态都将呈现出一种产业互联网状态,及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让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在经济、科技、军事、民生等各项经济...

全国流动人口十年间增长将近70%,灵活用工平台系统随之崛起

全国流动人口十年间增长将近70%,灵活用工平台系统随之崛起

近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已经发布,人口数据能够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和人口发展历程。而数据中,人口流动数据,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现象普遍发生,从流向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由此...

三孩生育政策来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式还有灵活用工

三孩生育政策来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式还有灵活用工

在5月的最后一天,我们看到了两条相关度很高的新闻,一个是刚刚发布的开放三孩生育的政策,另一个也与人力资源行业或灵活用工高度相关,是关于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的消息。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积极应对人...

“小市场”撬动“大民生” 开启灵活就业新篇章——长春市二道区八里堡街道零工驿站正式揭牌运营

坐落于街域“C”位,零工驿站改变以往求职者“打游击”的模式!10月30日,为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促进零工岗位和灵活就业有效对接长春市二道区八里堡零工驿站正式揭牌启用...

零工市场新阵地 数字赋能新引擎 ——河北省全力构建“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

零工市场新阵地 数字赋能新引擎 ——河北省全力构建“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

▲今年7月,石家庄零工市场举办线下招聘会。▲今年6月,邢台市零工市场工作人员在为劳动者介绍工作。▲今年9月,京津冀晋蒙鲁公共就业服务联盟成立。今年以来,河北省人社厅依托全省就业“一库一平台”,积极构建...

广州荔湾:以“新型零工+”市场,着力打造零工就业服务新模式

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荔湾区获悉,广州市荔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荔湾区人社局”)利用“一个示范,两个中心”试点工作契机,着力打造“新型零工+”市场。通过融合政务自助服务、共享办...

更好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更好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针对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过长、最低工资标准适用尚不明确、平台规则制定不够公开透明、维权服务渠道还需进一步畅通等问题,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