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北京:出台15条措施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北京:出台15条措施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admin 2年前 1232 0

近日,北京市印发《关于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若干措施》,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业进一步推动重点群体就业政策落实,实施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工作,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发挥政策引领、市场驱动作用,实现就业促进能力叠加和倍增效应,为重点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是“政府+市场”联合发力,扩大重点群体就业覆盖面。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进校园等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系列主题招聘活动。对符合条件积极参与公共就业服务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资金支持

二是“稳岗+拓岗”同频共振,推动创新服务稳保就业。结合当前求职招聘特点,打造“直播招聘样板间”为企业招聘提供便利。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访重点用工企业,搭建就业桥梁,疏解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推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典型案例,发挥示范效用,推动就业服务优化升级。

三是“培训+就业”链条服务,提高重点群体就业能力。面向重点群体,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发针对性多样化的培训课程搭建“培训+就业订单直通车”,提供重点群体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后直接上岗就业模式。持续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群体提供一体化综合就业服务。

四是“内需+外延”双向强化,实施区域协作提高就业率。推动建立人力资源服务领域跨区域交流协作机制,畅通跨地区劳务协作渠道,引导京津冀区域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持续深化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协作,促进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融合发展。加强与河北、内蒙古、甘肃、山西等地家政服务劳务对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

五是“引导+规范”协同治理,强化监管营造良好市场秩序。通过开展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体化综合监管、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为重点群体就业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严密防范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切实保障劳动者等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还印发了《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营造环境为重点,培育壮大市场化就业和人才服务力量,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新动能。《关于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若干措施》的出台,将进一步打通从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业自身发展到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服务链”,为更好地服务重点群体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撑。


相关文章

最新!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个体工商户约占2/3

最新!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个体工商户约占2/3

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月,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三分之二、带动近3亿人就业。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将实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差异...

灵活用工,共享经济下的必然产物

灵活用工,共享经济下的必然产物

近几年灵活用工渐渐在企业开始兴起,越来越多的配送类,餐饮类使用灵活用工企业或者劳务派遣公司来解决人力成本问题。甚至一些需要专业技术的企业也开始使用灵活用工。利用灵活用工平台的精准调配的优势,教育类,研...

如何区分灵活用工和劳务派遣?这些区别你都知道吗?

如何区分灵活用工和劳务派遣?这些区别你都知道吗?

众所周知,作为近几年来新得到发展的灵活用工模式,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使用,灵活用工的市场规模也在快速的发展扩大。在还不了解这种新型用工模式的人眼中,对曾经被很多公司所采用的劳务派遣模...

探究新格局下灵活用工如何长远发展

探究新格局下灵活用工如何长远发展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为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在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下,“灵...

疫情防控期间收入如何保障?灵活用工人员应该这样做

疫情防控期间收入如何保障?灵活用工人员应该这样做

由于受疫情影响,不少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延迟复工,甚至不少中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工作不再有保障,工作者缺乏安全感。但是能为自己创造的最强大的安全感不是工作保障,而是收入保障。如果有信心能够获得收入以支持...

青岛市南:“零工之家”让灵活就业更有温度

青岛市南:“零工之家”让灵活就业更有温度

  “因为家人生病回来青岛工作,现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而且这边企业也挺多,选择比较多样化。”44岁的求职者卢先生笑着告诉笔者。卢先生之前一直在外地务工,令他惊喜的是,仅仅与“零工之家”工作人员交谈了一...

灵活用工时代来袭,重新定义人力资源管理

灵活用工时代来袭,重新定义人力资源管理

现如今很多企业都开始使用灵活用工的方式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型,于是就会有很多在观望的企业提出疑问:灵活用工真的好吗?灵活用工是否适合我们企业呢?其实对于中小型企业这类群体来说他们是非常适合使用...

近700万人的新就业:灵活用工走入县域市场

近700万人的新就业:灵活用工走入县域市场

灵活用工成为县域民生的重要支撑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何建华将这样的结果与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情况相对照,发现新职业的布局状况与调查结果一致: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比例上升,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