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湖南:19条措施助力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湖南:19条措施助力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admin 2年前 1240 0

为全面加强新时代湖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更好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助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近日,湖南省印发《建设新时代技能人才强省的若干措施》。

《措施》涵盖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等环节,共19条,立足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实际情况,特别是立足解决技能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环境问题,聚焦高技能人才工作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技能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

定位更加突出

紧紧围绕实现湖南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强基工程,实施技工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打造“湘技湘能”职业培训品牌,持续擦亮“技兴三湘能创未来”职业技能竞赛品牌,积极开展“揭榜挂帅”项目制培训,实施湖湘工匠培育“百千万”工程,开展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行动,到2025年底,新建24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3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导向更加鲜明

加大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力度,每三年评选表彰10名“湖南省技能大师”和30名“湖南省技术能手”。积极推荐高技能人才参评政府特殊津贴、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科学技术奖等相关表彰评选。支持鼓励评选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时向一线高技能人才倾斜。积极宣传技能人才贡献作用,营造重视、关心、推崇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机制更加完善

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格局。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

措施更加有力

统筹利用就业补助资金、相关人才培养经费,按规定支持高技能人才工作。落实各项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健全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企业应依法提取并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等,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各地要按规定发挥好有关教育经费等各类资金作用,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相关文章

《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出台支持灵活就业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出台支持灵活就业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加强信息安全保护,不得泄露或者违法使用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近日,辽宁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25年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九师:智慧就业服务与群众面对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九师:智慧就业服务与群众面对面

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全面提质增效,今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人社局积极探索辖区精准化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全力实现辖区就业服务一个平台、就业数据“一个出口”、就业帮扶“一个标准”、岗位资源“一库...

从“零工经济”看灵活用工之精准调配篇

从“零工经济”看灵活用工之精准调配篇

领先的组织之所以领先是有原因的:他们采取了一种“工作匹配(workfit)”的方法来管理员工。他们关注的是如何使他们的策略与他们想要达到的结果相匹配,以及现在的员工想要参与到工作中的方式。他们在转变思...

上海:一季度新增就业岗位15.31万个 就业形势持续回稳向好

上海:一季度新增就业岗位15.31万个 就业形势持续回稳向好

一季度,上海全市就业规模进一步增加,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新增就业岗位15.31万个,超过既定节点目标任务;全市户籍城乡登记失业人数始终控制在年度目标内,就业形势持续回稳向好。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为什么说灵活用工平台将成为促进就业的有效方式?

为什么说灵活用工平台将成为促进就业的有效方式?

灵活用工,是随着经济复苏出现的新现象。一些生意红火、人手紧缺的零售行业、餐饮行业以及物流企业,向那些有大量闲置员工和自由职业者进行短期人力招募,通过“共享员工”的灵活模式,既缓解人手不足,也暂缓了大批...

预测今年企业用工需求有望超过2019年,灵活用工是否更受青睐?

预测今年企业用工需求有望超过2019年,灵活用工是否更受青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则预测,由于季节因素的作用,2021年一季度的就业景气指数将低于2020年四季度,但由于周期因素的作用,或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由于2020年上半年基数较低,2021年上...

北京:发布公共就业服务平台2.0版

北京:发布公共就业服务平台2.0版

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近日举办“2025年北京市春季大型现场招聘会”,300余家重点企业提供了近万个岗位。现场同步举办了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北京)智库成立仪式;发布了“北京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如何重构劳动法制度以应对灵活用工?

如何重构劳动法制度以应对灵活用工?

作者:涂永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一、灵活用工的现状及其内涵互联网时代下,随着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我国灵活用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