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这样推行精准化服务!

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这样推行精准化服务!

admin 2年前 1204 0

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

深刻改变着我们的

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


目前,人社部正在推进

数字人社建设行动


那么,如何推行精准化服务

构建优质便捷服务新模式?

快来看看吧!



01


大力推行主动服务


运用大数据精准识别政策享受对象,实现“政策找人”“人策匹配”,主动推送政策信息和相关服务,实现政策待遇“免申即享”“民生直达”“直补快办”。

运用多源数据为服务对象精准“画像”,线上核验办事群众身份,自动核对办事材料,实行“免证办”“智能秒批”。

推广“辅助帮办”“全程代办”,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在线发布本地区政策清单,实现惠企惠民政策及其兑现操作办法同步发布,“一网全查、一看就懂”。


02


持续推进“一网通办”服务



全面实现人社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网办”,向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延伸,线上线下事项统一、服务联动、多端协同。

推动全国人社“一网通办”服务事项下沉至地方服务渠道。

推动更多事项“跨省通办”,强化就业失业登记、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劳动维权、社会保障卡服务等高频事项协同办理,扩大异地经营企业和流动人员的“跨省通办”事项范围,实现相关人社政策待遇享受资格的异地共认或跨地区核验。

实现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社保、职业资格、技工院校毕业证书、劳动维权等个人权益信息全国一键查询,实现多支柱养老保险账户权益信息的联动查询。

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川渝等区域联动协作。


03


加快发展智能服务



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

建设集中统一、共享共用、动态更新的人社政策文件库,推进政策信息智能关联解读,实现政策赋能。

构建全国智能化政策问答知识库,推进12333电话智能语音、在线智能客服、智能外呼等服务,加强话务数据分析,创新电话办事方式,逐步实现“一线通答”。

建立智能化的业务规则引擎,以事项引导方式实现智能导办,同一事项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

运用知识图谱、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提供“数字柜员”24小时在线服务。

在部分业务探索开展系统自动受理审核服务。


相关文章

灵活用工是什么形式,可以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灵活用工是什么形式,可以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从2018年底到如今,“灵活用工”一词的热度越来越盛,灵活用工是什么形式,为什么能够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灵活用工可以解决企业的很多问题,不仅包括企业员工短缺的情况,更在于...

山西:推进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

山西:推进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

记者近日从山西省人社厅获悉:山西已建成24家零工市场。其中已经运营的12家,3月份提供零工岗位数13308个,当月服务零工5188人次,当月达成意向上岗1579人次。山西将“推动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

秦安:建设零工就业小市场 搭建群众就业“大舞台”

秦安:建设零工就业小市场 搭建群众就业“大舞台”

秦安县零工市场是秦安县劳务服务的重要平台,是县委县政府聚焦“县内灵活就业人员揽工没有固定场所,务工者合法权益缺乏保障”这一急难愁盼问题,以实施天水市秦安县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人力资源市场优化行...

湖南:十六条措施稳岗位提技能保就业

湖南:十六条措施稳岗位提技能保就业

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日前联合印发《稳岗位提技能保就业十六条措施》,全力支持湖南省部分困难行业和企业等用人单位发展,稳定和扩大就业。落...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费有时间限制吗?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费有时间限制吗?

灵活就业人员包括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费有时间限制吗?按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

以科技创新应对老龄化挑战,以灵活用工模式优化企业用工结构

以科技创新应对老龄化挑战,以灵活用工模式优化企业用工结构

当前,国内外环境严峻复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面临困难,同时,本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70%,与2010年相比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也是经济发展面临...

实现灵活用工多元价值,探索企业用工关系变革之道

实现灵活用工多元价值,探索企业用工关系变革之道

“共享”其实是一个很早就开始出现的概念,而共享经济的出现,则意味着通过一个第三方的平台,分享或者交换物品甚至是知识、经验等其他个人或者组织需要的东西,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共享经济的基础之上,产生...

如何重构劳动法制度以应对灵活用工?

如何重构劳动法制度以应对灵活用工?

作者:涂永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一、灵活用工的现状及其内涵互联网时代下,随着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我国灵活用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