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靖安县: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夯实民生福祉

靖安县: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夯实民生福祉

admin 2年前 1122 0

“我后年就退休了,这三年每年都能领2000元的社保补贴,解决了我一部分的生活压力、实在是太好了!”青湖社区后港西路居民晋玉有正在申请2023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近期,江西省靖安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首次启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发放,政策一经推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连连赞叹政策诚意满满。

58岁的晋玉有是一名县二轻工业局的下岗职工,每年8000-9000的养老保险金一直是他的心病。11月初,他在社区网格服务微信群里推送的信息中了解到自己符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

靖安县就创业中心在主题教育期间积极落实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减轻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负担,扎实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宣传、申请、审核、发放工作,不断增进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福祉夯实基础,坚持“四到位”。

广泛宣传到位。启动社保补贴政策后,该中心联合各乡镇、社区党工委等部门,充分利用靖安发布、靖安就业网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宣传栏、入户及张贴通知等方式全方位、多途径的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政策进行宣传,把补贴政策挨家挨户地送到群众家门口。

为民服务到位。为应对申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人员集中、人流量大的情况,县就创中心临时增设服务窗口,增加引导员,辅助做好业务办理的咨询、分流,现场解答办事群众业务咨询,实现一站式办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到,“我们也在不断优化经办流程,提升服务品质,对符合条件,并且手续齐全的人员立即办理。对符合条件,但手续不全的人员帮助办理,真正做到让群众‘只跑一次’”。

政策落实到位。为了将这项惠民政策做实做细落实到位,对于前来办理的人员,认真审核填写材料,及时告知填写不合格的地方;对于电话咨询的人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对不符合社保补贴条件的申报人员,认真做好相关政策耐心细致地解释,做好安抚工作,避免矛盾产生。截至目前共接待申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合格人数420余人,为符合条件的58人发放11.6万元补贴。


相关文章

灵活用工将成为人力资源的突破点

灵活用工将成为人力资源的突破点

近几年,随着灵活用工的不断普及,灵活用工市场也是日渐壮大,很多企业都会采用灵活用工这种用工方式。对于面临着季节性、劳动力密集的企业来说,灵活用工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曙光”。现在灵活用工市场在中国已经日...

河北: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89.9万人

河北: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89.9万人

2023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9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2023年,河北省出台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17条措施,全年支出就业补助资金34.05亿元、惠及46.5万人,阶段性降低失...

山东:出台文件全面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山东:出台文件全面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近日,山东省人社厅等八部门联合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四方面十八条具体措施,全面维护新就业形态劳...

互联网大会成功召开对灵活用工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大会成功召开对灵活用工的积极影响

2019年10月20日下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此次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紧扣本届世界互联...

哪些痛点可以使用灵活用工解决?看完你就懂!

哪些痛点可以使用灵活用工解决?看完你就懂!

近几年,受到疫情影响,国内传统用工的环境,条件和用工的模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其中餐饮,影视,酒店行业都是被波及比较厉害的行业,同时还有一些行业,例如:外卖行业,快递配送,生鲜电商等行业人员需求的...

西湖区数字人才零工市场催生灵活用工新模式

西湖区数字人才零工市场催生灵活用工新模式

新闻导读日前,杭州市西湖区数字人才零工市场呈现火热景象,这个市场也日益成为当地一个非常重要的灵活就业服务载体。据悉,这个市场由西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导建设运营,常年为各类数字人才提供灵活的就业机...

前4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5424亿元,灵活用工平台系统前景广阔

前4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5424亿元,灵活用工平台系统前景广阔

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达5424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执行额33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9%和35.6%,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6.2%和50.0%...

福建厦门:“四个创新”推动企业技能人才质量提升

福建厦门:“四个创新”推动企业技能人才质量提升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人社部门着力发挥企业评价主体作用,通过制度筑基、工作提质、服务增效、激励赋能等四方面创新举措,致力打造产、教、评一体化的大型龙头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生态链,产业急需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