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浙江温州:建立“双线融合+多元赋新”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处置机制

浙江温州:建立“双线融合+多元赋新”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处置机制

admin 12个月前 723 0

浙江省温州市人社局探索打造以“双线融合+多元赋新”为特点的线上线下一站式新业态劳动争议处置机制,为新业态领域劳动者搭建权益维护“快车道”。

  创建双线维权机制

  研发并上线“智慧赋新·阳光维权”劳动争议数字化维权平台,为争议双方提供快速便捷的线上处置渠道。新业态劳动者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在线发起争议维权诉求、法律援助诉求,查看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指引、普法课堂,还可以向AI“温小仲”进行法律咨询,实现争议维权零次跑。线下同步建立“新业态劳动纠纷调解站”,人社、法院等部门根据新业态行业企业分布,合理选址设立“东西双中心”,构建新业态劳动争议一站受理、有序分流、闭环管理。

  构建协同合作机制

  人社、法院、司法、工会、邮政、行业协会等部门和单位协同合作,打造“大调解”格局,将劳动争议调处向行业、网点等关口前移,实现劳动争议的前端预处、快调快结。劳动者在线发起维权诉求时,可针对从事行业,选择相关调解站,如快递、外卖配送、网约车、家政等行业协会调解站,也可选择政府端的“新业态劳动纠纷调解站”要求工会调解、人民调解或仲裁案前调解。行业协会调解站可根据争议案情选择自行处理争议,也可派发相应网点,实现争议处置的精准有序。

  打造六位一体机制

  发挥多举措衔接合力,10余个部门和单位联合构筑“引导+调解+援助+仲裁+诉讼+执行”六措并行、协同合力的处置新机制,破除新业态劳动争议中程序衔接和协同处置上的问题。通过前期引导,调解站接收劳动者维权诉求信息后,根据其从事行业与诉求事项,即与用工单位开展争议情况的核实与调解。调解成功的,即履行相关调解协议;未能当场支付的,劳动者可在线申请仲裁审查或司法确认,同时开通执行绿色通道,将调解协议及时转化为具有执行效力的法律文书。调解不成的,结合劳动者个人意愿,可在系统中流转至属地劳动仲裁机构。通过自动履行激励机制、调执转化落地机制,同步完成争议调解与权益落实。

  建立联调联处机制

  对可能激化的劳动争议,实行“特事急诊”,由仲裁员、人民调解员和公益律师等人员实施专题“会诊”,通过厘清法律关系、分析法律适用等,为劳动者提供“一案一策”式法治诊断,确保争议有效化解。人社和法院深入推进新业态领域劳动争议裁审衔接机制,建立案例研讨制度、信息共享制度、沟通联络机制,无缝识别关联案件,信息互通预警,并就新业态劳动关系认定原则、审查要点、证据把握及三类用工关系处理方面统一裁判尺度,提炼裁审衔接意见,增强新业态劳动争议处置实效。


相关文章

零工“小市场”服务就业“大民生”

零工“小市场”服务就业“大民生”

昨日记者获悉,2024年河北省人社厅依托全省就业“一库一平台”,积极构建直通式、数字化灵活就业市场体系,坚持公益性、普惠性、灵活性、兜底性服务定位,分类培育综合性零工市场,行业性、专业性零工市场和零工...

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这样推进一体化办理!

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这样推进一体化办理!

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目前,人社部正在推进数字人社建设行动那么,如何推进一体化办理塑造数字化管理新体系?快来看看吧!以数字化推动政策精准落实支持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

中国灵活用工已涉及两亿多人,要广开灵活就业渠道!

中国灵活用工已涉及两亿多人,要广开灵活就业渠道!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今年中国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今年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中国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nbs...

灵活用工能否成为未来就业趋势,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灵活用工能否成为未来就业趋势,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灵活用工从2020年以来备受关注,不论是人力资源行业内部,还是其他各行各业实际用工过程中,都有着广泛的讨论。各个灵活用工相关平台或企业,也都在全方位地寻求发展之路,融入国内大循环、国际国...

缓缴税费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

缓缴税费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

根据国务院部署,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前期缓缴的税费,9月1日起期限届满后再延长4个月。近日,国家税务总局表示,税务部门多措并举,力求让延续实施的缓缴税费政策落实既有速度,又有精度,更有温度。...

自动化浪潮之下,灵活用工模式有助于提升职业体验

自动化浪潮之下,灵活用工模式有助于提升职业体验

最近刚刚公布了高考成绩,考生们马上迎来了填报志愿的关键时刻了,现在大家对于填报志愿的重视程度已经很高了,因为这将影响着考生之后一生的发展。填报志愿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发展、学校资源、行业前景等等各方面...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崛起的灵活用工,未来能否成为常态化下的模式?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崛起的灵活用工,未来能否成为常态化下的模式?

2020年年初,灵活用工进入大众视野,企业需求带来的灵活用工成为人力资源从业者的高频词。几个月来,灵活用工模式从最初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已向更多的行业延伸,员工也实现了在多样类型企业间的流动。同时...

灵活用工现状分析

灵活用工现状分析

自从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深受产业转型的影响,中国作为第二大发达经济体,制造业用工持续下降,而服务业用工呈现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整体经济呈现一个“服务化”的趋势,服务业逐渐成为支柱性的行业。但因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