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稳企纾困出实招 市场主体强信心

稳企纾困出实招 市场主体强信心

admin 3年前 1487 0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受国内外一些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市场主体生存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助力万千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积能蓄势。稳企纾困政策效果怎样?市场主体还有哪些新期待?近日,国务院19个督查组奔赴各地开展实地督查,察实情、出实招,积极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成效显著

  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不断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目前,政策效果如何?

  研发攻关有条不紊、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我们正处于研发关键期,917万元留抵退税款让我们正常运转有了保障。”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赵丰说。截至8月23日,河南省已有911.87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48124户纳税人账户。

  在走访调研中,第九督查组了解到,锚定应退尽退目标,河南省利用大数据精准计算企业应享减税降费政策和减免金额,自动生成减税降费红利账单,成功向57.5万户纳税人推送红利账单,有力护航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快准稳好落地见效。

  如何确保市场主体尽享、快享、易享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各地积极探索。

  第六督查组发现,浙江省税务局创新开发应用留抵退税电子台账,构建留抵退税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推动政策精准直达快享,及时为市场主体送上“救命钱”。据统计,今年已累计为22.8万户纳税人退税1703.8亿元,是2021年退税规模的2倍以上,上半年全省累计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2535.5亿元。

  建立健全专项工作机制、梳理制定政策清单和任务清单、开发自动退税小程序……在广东省,第十二督查组了解到,深圳市税务局创新工作方式,有力有序推进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落实。截至8月26日,已为68.56万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办理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等“六税两费”减免额25.02亿元,基本完成优惠政策追溯享受落实工作。

  减负降租,让企业轻装前行

  奔着问题去,督帮一体推动政策措施更好惠及市场主体,各督查组奔赴一线。

  循着企业反映南京市招投标领域保证金缴纳方式较为单一的线索,第五督查组实地核查、多方探访,确定南京市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展招投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尚未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替代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增加了企业经营负担。

  督查问题反映后,南京市政府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迅速研究整改落实工作。南京市建委、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先后印发通知,明确在各自监管的工程领域全面推行保函(保险)等招投标保证金缴纳方式,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市场环境。

  疫情之下,市场主体承压不小,各地区各部门及时出台一揽子政策降租减负。惠企政策是否落到实处?

  第四督查组在上海市普陀区明察暗访,发现该区某国有企业和小微企业承租方因存在转租情形,在租金减免过程中,各方产生纠纷。

  对此,督查组召集该区国资委、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租方、转租方和承租人代表,召开现场办公会,最终几方达成和解。出租方当场表态,将在一周内帮助所有小微企业完成租金减免申报。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国资委及时出台有关文件,对不同转租情形下的租金减免实施工作进行规范,确保政策惠及最终承租方,租金减免应减必减。

  第十八督查组通过“互联网+督查”平台线索,发现青海省某国有企业2020年对租赁其房屋和场地的承租企业,未按助企纾困相关政策足额减免租金。

  督查组8月25日提出租金减免按政策落实不到位情况后,青海省相关部门反应迅速、立行立改,第一时间督促该国企整改,截至8月29日已全部整改到位,涉及539户租户的应补免租金已全部落实。

  减负“动真格”。第七督查组了解到,为降低企业负担,福建省印发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排查交通物流、水电气、地方财经、金融、行业协会商会等5个领域涉企违规收费。截至7月底,全省查处各类违规收费案件19件,为企业减负618万元。

  湖南省开展全省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分级分类解决了一大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第十一督查组了解到,各级各部门共派出联企干部4.67万人,累计走访企业(含座谈)18.43万家,累计收集企业直接反映的问题7.28万个,解决6.62万个,问题化解率达九成。

  第十督查组了解到,湖北省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转供电违规收费等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开展集中专项治理行动,降费减负。累计检查供电单位(含转供电主体)2.83万家,清退违规多收费用3.7亿元,惠及70多万用户。

  加大金融帮扶力度,激发企业活力

  “这155万元的专项再贷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山西裕晟物流公司总经理霍建功说。

  交通运输业受疫情冲击较大,目前企业运行如何?第一督查组了解到,为落实物流专项再贷款有关政策,山西省金融机构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密切协作,梳理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白名单,3个月内向378户符合政策的企业发放5.73亿元贷款,为煤运企业运营“通脉络”、为货运司机减负担。

  “政策用得还不够足、推进速度不够快、个体户支持力度偏弱,这是我们接下来工作要着力改进的地方。”针对督查组提出的问题清单,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副行长邢毅表示。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困扰着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企业融资需求更为迫切。如何加大金融帮扶力度,各督查组实地走访调研。

  财政金融联动,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督查组发现,当地首创以财政间接贴息为核心的“桂惠贷”政策,创造性地赋予贴息资金风险补充功能,确保惠企政策直达市场主体。截至7月底,自治区财政下达“桂惠贷”贴息资金16亿元,引导金融机构投放“桂惠贷”2314.83亿元,惠及市场主体8.37万户。

  融资担保发力,扩大金融覆盖面。第八督查组在江西省了解到,江西省融资担保集团围绕复工复产、保链强链、精准支持等目标,推出30余款免抵押、低保费的纯信用担保产品。前7月,集团累计提供262.41亿元纯信用担保贷款,精准助力企业纾困。

  搭建服务平台,提供便捷金融服务。第三督查组发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线运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整合银企融资供需信息,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17家银行机构在平台发布稳企稳岗信贷产品40余个,4000余家企业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注册。


相关文章

秋季招聘高峰即将到来,90后职场呈现灵活用工优势

秋季招聘高峰即将到来,90后职场呈现灵活用工优势

随着金九银十的秋季招聘高峰季到来,市场上大大小小的招聘市场都开始了新一轮的资讯发布热潮,同时作为如今职场上的主力军90后,都会更加偏向于从网络平台上找工作,同时也呈现出越来越趋向于选择更加灵活更加自由...

江苏张家港:电子送达成为全链智能仲裁“加速器”

江苏张家港:电子送达成为全链智能仲裁“加速器”

2024年8月底,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正式上线“张仲在线”电子送达平台,操作简便、用时迅速、送达精准,为智能仲裁快车道再次提速。技术赋能,文书送达智慧化通过信息技术的提升,积极回应群众的...

湖南:加快打造“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

湖南:加快打造“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

近日,湖南省社保部门与金融机构深入合作推出“湖南社保服务网点”,该项工作是为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社保服务需求,进一步拓展“就近办”的服务事项和合作银行网点,着力打造“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的创新举...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加强零工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加强零工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豫人社规 〔2024〕2号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航空港区组织人事部,厅机关有关处室,厅属有关单位:  零工市场是向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就业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非全日制就业和短期...

疫情催生10大新职业,透射出怎样的灵活用工发展新趋势?

疫情催生10大新职业,透射出怎样的灵活用工发展新趋势?

       近日,人社部拟新增10大新职业,包括互联网营销师、社区网格员、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信息安全测试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核酸检测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社...

从“零工经济”看灵活用工之精准调配篇

从“零工经济”看灵活用工之精准调配篇

领先的组织之所以领先是有原因的:他们采取了一种“工作匹配(workfit)”的方法来管理员工。他们关注的是如何使他们的策略与他们想要达到的结果相匹配,以及现在的员工想要参与到工作中的方式。他们在转变思...

河南:出台实施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三年行动计划

河南:出台实施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三年行动计划

为实现人工智能应用、高质量就业和紧缺人才培养协同联动,河南省人社厅出台实施“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大力开展人工智能就业技能培训,加快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石景山补贴人力资源机构“零工服务”

石景山补贴人力资源机构“零工服务”

近日,石景山区推出2025至2027年度促进就业优惠政策,重点鼓励新就业和零工就业,首次对人力资源机构“零工服务”进行补贴,加大对失业人员就业奖励以及青年群体扩岗补助补贴额度,增加创业孵化基地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