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就业结构?国务院发文称积极应对

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就业结构?国务院发文称积极应对

admin 11个月前 967 0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就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促进协调联动、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水平、凝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工作合力等方面,作出二十四项安排。

其中,《意见》第二十三条提到,“积极应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对就业的影响也引发了关注。在不少专家看来,虽然人工智能对部分岗位带来了冲击,但其应用场景还有诸多想象空间,未来会带动就业结构升级,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深刻转型。

微信截图_20241012171135.png

技术升级带来新质就业

对于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告诉南都记者,“其实不只是人工智能,如今工厂用机器替代人力是非常普遍的,相比于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对岗位的影响更大,企业要降本增效,势必要降低对人力资源的依赖,就会考虑用机器代替人工。”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少新的岗位。经济学家余丰慧告诉南都记者,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些技术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产品与服务,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从而创造了大量新的工作岗位,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智能制造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作为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的人工智能,带来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正在创造新质就业。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中心主任郑飞告诉南都记者,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替代一些传统岗位,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具有吸纳效应,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和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新的产业,从而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例如因人工智能产品应用而衍生的产品维护岗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也表示,人工智能也有创造新岗位的潜力。虽然人工智能替代了一些传统岗位,但也创造了大量的新兴职业,如人工智能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机器学习专家等。他还提到,人工智能会影响就业结构,“传统产业在引入AI技术后,将更多依赖高技能人才,要求劳动力具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能力。这就对就业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冲击。”

今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联合发布19个新职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也位列其中。在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平台,包括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小米汽车、滴滴等多家企业热招无人驾驶相关岗位。尤其是萝卜快跑,在招聘自动驾驶安全员时还更为偏向有驾驶网约车经历的人,招聘条件中明确表示有网约车、出租车、公交车等客运经营或货运经营的优先录用。

据了解,自动驾驶安全员的主要职责包括数据跟踪与采集、问题记录与反馈、紧急情况处理等,这些职责对于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信通院资深专家、人工智能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数字经济与网安生态智库资深专家何霞表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催生新的职业需求,如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测试、维护人员,以及车联网服务、智能交通管理等新兴领域的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多元化的就业选择。

需帮助现有劳动力掌握新技术,社保体系需跟上

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提出,人类应对岗位替代的两条根本出路,迄今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一,人力资本依然是抵御AI冲击的底气,但是人类需要知道自身的所长和所短,把扬长避短作为AI时代人力资本培养的基本策略;第二,社会福利体系仍然是根本性的托底制度,而且履行此类功能的物质条件日益增强。

余丰慧认为,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对这一挑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供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现有劳动力掌握新技术,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建立更加灵活的社会保障体系,为那些因技术变革而失去工作的人员提供失业保险、职业转换指导等支持,减轻其生活压力,鼓励他们积极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政府还应该通过减税降费、资金扶持等方式,激励企业投资研发和技术创新,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加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确保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健康发展不会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比如制定合理的数据隐私保护政策,防止算法歧视等现象的发生等。

郑飞也提到,应该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除此之外,“加强教育和培训、增强人机合作都可从实践层面缓解人工智能对就业产生的压力。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作将成为常态,我国应积极探索人机协作的新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设计促进人机和谐共生。”

张成刚说,对于人工智能行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也应该抓住,“加强高校AI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高水平的AI人才。引导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医疗业等传统产业融合,创造更多AI技术应用型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就业,《意见》也指出要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及时发布新职业。

此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曾表示,19个新职业的发布,对于开发就业岗位,引导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就业创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批19个新职业,紧紧围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等要求,突出数字化、绿色化、生活化,反映了新技术、新趋势、新需求的发展变化。(上游新闻 杨昕华)


相关文章

四川阿坝州:“四全”措施护航毕业高峰期人才公共服务

四川阿坝州:“四全”措施护航毕业高峰期人才公共服务

为做好2025年毕业高峰期档案接转与人才交流公共服务,四川省阿坝州人社局以“全覆盖、全流程、全过程、全链条”为核心,推出四项措施,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更便捷、更高效。全流程网办提质,业务办理“少跑腿”...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多措并举稳就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多措并举稳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全力以赴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

云端送岗位 服务零距离 ——湖北荆州打造数智平台促就业

云端送岗位 服务零距离 ——湖北荆州打造数智平台促就业

收录企业3485家,发布岗位信息超6.6万条,线上线下举办近百场招聘会……湖北省荆州市人社部门为全面做好就业帮扶工作,全新上线“荆州就业创业”数智就业平台官方网站、小程序,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贵州黎平:零工小市场激活就业大民生

贵州黎平:零工小市场激活就业大民生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龙形街道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按照“政府主导、人社监管、市场化运行”的模式,建市场、搭平台、强培训,优化就业服务,强化岗位信息收集,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推进零工市场规范...

灵活用工:未来至少还有十年的高速发展期!

灵活用工:未来至少还有十年的高速发展期!

最近几个月人力资源相关行业的人们最大的感触,大概就是身边人提到“灵活用工”这个词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即使不是人力资源相关行业的人,也经常能够看到“灵活用工”的相关资讯。于是大家不禁产生了好奇,究竟什么是...

小市场”服务“大民生” 长三角零工畅通就业微循环

小市场”服务“大民生” 长三角零工畅通就业微循环

“我想找个司机的工作?”“有个工作挺合适你的,但要求有驾驶证B照。”日前,嘉善长三角零工市场大舜服务点正式启用,不少周边群众前去咨询、求职。“得知大舜服务点启用后,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看看,咨询后发现...

“全球最累城市”前十名亚洲占六个,让灵活用工改变你的工作方式

“全球最累城市”前十名亚洲占六个,让灵活用工改变你的工作方式

近日,一项马来西亚名为“2021最佳工作生活平衡城市”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最累城市前十名中有六个城市位于亚洲。这十个城市分别是香港、新加坡、曼谷、布宜诺斯艾利斯、首尔、东京、休斯敦、吉隆坡、卡尔加里和...

石景山补贴人力资源机构“零工服务”

石景山补贴人力资源机构“零工服务”

近日,石景山区推出2025至2027年度促进就业优惠政策,重点鼓励新就业和零工就业,首次对人力资源机构“零工服务”进行补贴,加大对失业人员就业奖励以及青年群体扩岗补助补贴额度,增加创业孵化基地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