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遂川县社区零工工场建设座谈会在八角楼社区零工工场顺利召开,25名参会人员齐聚一堂,其中包括县人社局、县总工会、县民政局、县妇女联合会等部门负责人,各社区书记及平台运营公司代表。本次会议以“1+社区+N”运营新模式为核心,共同探讨社区零工工场建设相关事宜,现场还同步开展了有 30余人参与的零工手工活制作实操展示。这一举措标志着遂川县零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迈入新阶段,也将为全县灵活就业服务创新提供可借鉴的“遂川样本”。
部门联动聚合力,共筑就业服务生态圈。
县人社局副局长康积金在讲话中强调:“社区零工工场建设是服务民生、促进灵活就业的关键举措,需要各部门协同发力、精准施策。”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闲置劳动力与小微企业灵活用工需求的精准对接,已成为民生服务工作中的重点课题。
对此,县人社局将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总工会强化技能支撑与归属感建设,民政局负责场地配套与困难零工帮扶,妇联聚焦女性零工技能培训与权益保障,各部门分工协作构建“多方联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
会议现场,各部门负责人纷纷表态,将立足职能优势,下沉服务资源,从政策支持、场地保障、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多维度为社区零工工场建设保驾护航,全力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让零工群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增收。
“1+社区+N”模式破局,体系化赋能强支撑。
本次会议核心聚焦“1+社区+N”运营模式落地,即以县级零工共享工场综合服务中心为核心枢纽,联动各社区服务站点,辐射N家企业、零工群体及各类服务资源,构建覆盖供需对接、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平台运营公司零工板块负责人闫春博详细介绍了体系化赋能方案:通过搭建线上数字化零工平台与线下“一站式”服务站点,实现岗位信息实时发布、零工档案精准建档、供需智能匹配;针对轻工制造、手工加工等重点用工领域,定制“企业驻场+零工驻厂”“银龄工坊+手工外发”等差异化服务模式;同步组建专项工作专班,定期开展平台操作、沟通技巧等专项培训,建立数据反馈与动态调整机制,全方位提升社区零工工场运营效能。
实操展示添活力,现场体验就业新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现场特别设置了零工手工活制作展示区,吸引了50余名小区居民现场参与鞋服组装、饰品加工等手工活实操。这些手工岗位适配银龄群体和家庭妇女,参会人员近距离观摩零工现场制作过程,直观感受“物料上门、成品回收”灵活就业模式的优势,进一步明晰社区零工工场“便民惠民”的核心定位,为后续各社区站点特色化运营提供了直观参考。
此次座谈会达成多项关键共识:明确“便民惠民、特色创新、多方联动”三大建设原则,敲定场地选址、零工摸底、企业对接等重点任务时间表与路线图,同步完成社区零工工场建设意向征集与前期准备规划填报。据测算,项目落地后预计年度平台注册零工不少于2000人,人均月增收600-800元,社区零工就业率将提升50%—60%,为城区人口倍增计划筑牢就业保障基础。
新起点承载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遂川县零工工场建设座谈会的圆满召开,不仅凝聚了部门合力、明晰了发展路径,更构建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区落地、运营赋能”的零工经济发展新生态。下一步,遂川县零工工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速推进社区零工工场标准化建设与“1+社区+N”模式落地见效,让零工工场成为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就业服务标杆,为全县灵活就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书写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新篇章。
(遂川县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