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后疫情时代下企业灵活用工需求猛增

后疫情时代下企业灵活用工需求猛增

admin 5年前 3651 0

最近网上发布就业报告《2020雇佣关系趋势报告(一)——后疫情时代的新雇主经济》。数据如下:

微信截图_20200914165023.png

 

报告调研数据显示,二季度灵活用工需求76.4%,并且71%的受访者认为,疫情期间其所在公司的线下业务受阻,其中,私营企业从业者感受较为明显,占74.2%;超四成以上受访者表示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另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公司出现产品与技术方面的问题。

 

“后疫情时代”企业重新定义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多数企业正在通过组织灵活用工模式、重构及业务调整等形式展开“自救”。根据8月份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5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进行业务调整。其中,56.3%的受访者表示原有工作业务减少,另有39.9%的受访者与25.4%的受访者表示原有业务进行转型或升级。

 

企业正在重新定义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鼓励跨部门协作,这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七成受访者表示,其所在企业在疫情期间对员工提出了弹性工作制,如灵活用工模式

 

另外,据人才在市场上的流动数据显示,疫情之后,更多高学历、高年资的职业精英回流至灵活用工共享平台2020年上半年,人才市场上高学历(本科、硕士及以上)求职人群分别同比增长了12.6%和22.4%;工作经验丰富(10年以上)的求职者同比增长18.5%。部分职场人主动“自我优化升级”。数据显示,为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不确定性,61.6%的受访者保持学习习惯,成为复合型人才,另有60.2%的受访者主动加强专业学习。

 

 企业的灵活用工建设成为共识,共享员工成为未来工作趋势,此次调研发现,成功完成转型的企业依然有很多这也意味着依然有很多企业需要灵活用工平台提供提供高效的工作管理系统及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同时,为蓝领用户提供高保障、高效益、高弹性的就业平台及就业机会。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青海:打造零工小驿站 构建就业大平台

青海:打造零工小驿站 构建就业大平台

今年以来,青海省就业部门以打造零工驿站为探索,积极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拓展零工就业服务。目前,全省共有各类零工市场近30个,日均求职规模2000多人,日均实现求职近1000人。随着西宁、格尔木等地零工驿...

中国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峰会胜利落幕,职由人再获殊荣!

中国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峰会胜利落幕,职由人再获殊荣!

9月24日~9月25日,由兰州市人社局主办、职由人赞助的“中国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第七届峰会暨兰州首届人力资源产业高峰论坛”胜利召开!此次峰会云集国内近300家企业、400多名HR及行业专业人士参...

灵活用工社保保障助力人力资源强国梦

灵活用工社保保障助力人力资源强国梦

  习总书记说过,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习总书记还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随着职位的多样性和人才的...

安徽淮北:人社工会联动服务 劳动争议一站化解

安徽淮北:人社工会联动服务 劳动争议一站化解

为破解劳动争议处理周期长、职工维权成本高的痛点,安徽省淮北市人社局联合市总工会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创新构建“仲裁+调解+援助”无缝衔接的联动维权机制,以一站式服务模式为劳动者维权“提速减负”。一站式集...

外卖骑手“五险一金”迎来利好,成本如何分担?

外卖骑手“五险一金”迎来利好,成本如何分担?

多家平台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怎么缴、如何减小双方压力等问题引关注——阅读提示专家指出,平台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不过,也要综合考虑劳动者就业形态、劳动力市场实际运转情况以及劳动者意愿...

贵州黔东南州:构建多维立体就业服务体系

贵州黔东南州:构建多维立体就业服务体系

贵州省黔东南州立足区域特色与发展实际,深化构建多维立体服务平台、创建多维协同服务机制、创新拓展多元服务模式等就业措施,全力打造覆盖全域、贯穿全程、数字赋能的“多维立体就业服务体系”,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城...

蹄疾步稳 社保制度实现高质量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就综述

蹄疾步稳 社保制度实现高质量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就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

灵活用工平台催生互联网新职业大发展

灵活用工平台催生互联网新职业大发展

  回首过去几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来看,我们发现,一些传统的职业在消失,新的职业被创造出来。而“创造”的关键在于新技术将劳动过程分解为任务再重新整合,精准分配。恰恰是通过灵活用工平台把新技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