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全国人社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

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全国人社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

admin 2年前 1254 0

文丨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游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新概念、新要求,提出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近日召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务虚会上,各地人社部门围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聚焦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亮成绩、提建议、谈打算,纷纷表示积极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着力打造高素质人力资源,多措并举稳定劳动参与率,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基础。全国人社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紧密结合实际,把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全面推进人社事业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和紧迫现实任务,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动各项人社工作,努力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实现劳动参与率与劳动生产率双提升,推动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稳定提升劳动参与率

“感谢就业指导专家为我的简历‘把脉问诊’,传授面试技巧,终于帮助我在一家大型机械加工企业找到工作。”今年7月,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生梁豪高兴地说。


梁豪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应聘经验不足,求职屡屡碰壁。得益于常德人社部门与高校部门联合打造服务大学生就业新模式,设立“简历门诊部”,梁豪顺利找到工作。今年毕业季,常德人社部门安排20多名就业指导专家,为全市3000名高校毕业生提供简历诊断和就业指导。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增加全社会劳动力有效供给。全国人社系统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7%;城镇调查失业率整体呈下降趋势,6月份回落至5.2%,较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推动3259万名脱贫人口实现就业,超过3000万人的年度目标……一项项可喜成绩,折射出经济回升向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湖北深入实施‘才聚荆楚’工程促进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将之纳入省政府10件民生实事,连续出台建设高质量人力资源市场体系16条,加快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体系18条。”湖北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艳红表示,湖北统筹推进基层揽才与毕业生就业,开展“百县进百校”专项行动,各市州县与全省所有高校一对一、多对一精准结对,提供岗位11.23万个,有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


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支撑人口高质量发展,强化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是关键。“陕西坚持面向产业链、重大项目、产业园区‘三个面向’,构建系统集成的‘大就业’工作格局,认真落实‘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以就业工作统领人社工作,嵌入高质量发展布局,围绕陕西省制造业24条、文化旅游业7条、现代农业9条重点产业链,构建用工保障、技能培训、人才引进联动机制。”陕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蔡钊利表示。


持续提供均衡可及的公共就业服务,引导更多劳动者在勤劳奋斗中创造价值。甘肃省人社部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保障,组织开展“援企稳岗·服务千企”行动,走访服务企业3152家;启动第二季甘肃省百名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暖心行动,举办各类直播带岗活动725场,提供就业岗位44.7万个;积极引导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培育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2553个,吸纳就业9.4万人。


全国人社系统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加快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推动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创造挖掘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让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充分彰显人力资源价值;同时,多措并举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增加妇女劳动就业,加强大龄劳动者就业帮扶,让更多人参与经济活动,稳定和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大军

从技校生成长为大国工匠,从焊制低端散装船的18毫米钢板到液化天然气(LNG)船核心部件的0.7毫米殷瓦钢,沪东造船厂80后高级技师张冬伟摘下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如今,张冬伟电焊团队多次做到LNG船单舱首次密性检验为零漏点,创造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全国人社系统积极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体系,全面实施“技能中国行动”,紧紧围绕劳动力市场和劳动者就业的需要,创新工作措施、工作路径和工作抓手,奋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今年上半年,人社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放职业培训券超过770万张,3.3万家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备案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新增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52.6万人次,同比增长6.4%……一组组亮眼数据,反映出加大全社会人力资本投入,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使职业技能培训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全过程。“河北深入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主阵地作用,加强技工院校顶层设计,提高办学层次和社会影响力,推进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河北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杨燕伟表示,“同时,组建技工教育联盟,对区域内技工院校优化整合,推动政府资源向优质技工院校倾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技工院校,着力打造一批‘名师名校名专业’。”


山西省连续6年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列为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成立山西省“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围绕省委省政府十大平台建设,加强十大产业链、十大专业镇建设所需技能人才培训,全力支持企业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仅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已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6.5万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7.93万人次。


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和技能实训。浙江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聚焦打造“浙派工匠”金名片,推进“浙派工匠”数字化应用建设,面向劳动者提供培训、补贴申领等60项服务,形成“职业培训-技能培训-补贴申领-监督预警”全流程闭环管理服务。今年以来,浙江聚焦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高校应届毕业生等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162.9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9.19万人。


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扎实推进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天津深化‘科技三评’改革、职称制度改革,向94家单位下放职称评审自主权,实现27个系列正高级职称全覆盖;高水平举办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培育和引进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天津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沈超表示。


全国人社系统将大力推进技工教育特色高质量发展,深化工学一体,优化“双证书”模式,努力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积极推动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发展,加大博士后人才培养、引进支持力度,聚力造就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当前,我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老龄化程度加深,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分散风险,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创造美好生活,更好地开发和释放人力资源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全国人社系统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支撑,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截至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57亿人、2.4亿人、2.94亿人,调拨全国统筹调剂资金1630亿元,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4030万人,为1555万名缴费困难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7.2万名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一串串关键指标,映衬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重点改革稳步实施。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扎实推进,突出制度统一性。安徽省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落实落地,积极稳妥抓好部省对接;研究制定推进全国统筹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人社、财政、税务等部门职责;确定6项高风险业务要件清单,开展48项核心数据整治,实现标准全国统一、数据实时同步、部省两级联动、风险有效管控;履行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各级财政按要求安排补助资金,按时足额上解企业养老全国统筹调剂金。


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江苏创新开展人才集合年金创新实践,探索建立‘工匠年金’,为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积极开展个人养老金试点,苏州市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107万户。实施‘百镇千村’集体补助计划,开展城乡居保集体补助试点,至6月末,累计为5.55万参保居民筹集集体补助资金357.3万元。”江苏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梅仕城表示。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稳妥实施,保持保障水平适度性。“辽宁坚决扛起养老金保发放主体责任,多措并举筹集资金按日调度,严格落实缴费与待遇调整政策,完善责任分担和财政投入长效机制,预算安排省以下财政补助养老保险基金127.3亿元,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辽宁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安财表示。


全国人社系统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眼于稳定劳动参与率,适应群众多样化需求,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第二、第三支柱占比,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同时,加快社会保障法治化建设,巩固重大改革成果,强化社会保障制度统一性、规范性和约束性,增强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信心和预期。


目标笃定,蹄疾步稳。全国人社系统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和把握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人社工作的主题主线,增强做好人社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切实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澎湃力量。



文章来源 | 中国劳动保障报

数字编辑 | 孙晓凡



相关文章

女子放假被喊去加班当场辞职,灵活用工人员高枕无忧

女子放假被喊去加班当场辞职,灵活用工人员高枕无忧

近日,浙江一姑娘放假突然被喊去加班,气得当场辞职。姑娘发帖吐槽了自己的假期经历:“放假玩得好好的,分管领导突然来找我,说十一假期选两天值班,非常突然,好像是说有个人临时有事,要顶上。可我已经有行程安排...

天津:上线数字就业创业信息系统

天津:上线数字就业创业信息系统

天津市数字就业创业信息系统暨“一库一平台”就业信息系统近日启动。数字就业创业信息系统聚焦用人单位和职工群众需求,实现四个方面突破和创新:一是新建就业创业经办服务一体化平台,涵盖天津市就业创业60个服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多措并举稳就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多措并举稳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全力以赴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

灵活用工需求大增,为何劳动者和企业都爱它?

灵活用工需求大增,为何劳动者和企业都爱它?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灵活用工成为本年度“热词”。在近日发布的《2020“双十一”灵活用工观察报告》中显示,全国灵活用工需求量最大的城市是上海,其次是广州和武汉。报告显示,“双十一”之前的5个...

山西太原:“一站式”化解矛盾 “零距离”服务群众

山西太原:“一站式”化解矛盾 “零距离”服务群众

山西省太原市聚焦企业和群众多元法治服务需求,持续拓展纠纷化解渠道,积极探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新模式。全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入驻综治中心,开启劳动争议化解与社会综合治理融合发展新篇章,不仅优...

关于印发《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京人社市场字〔2023〕37号各有关单位: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现将《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

家政行业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家政行业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9月24日下午,家政行业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人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中国劳动学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的专家,以及部分家政企业、保险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了家政灵...

数字赋能 智慧管理 ——郑州全力打造“数智”社保服务体系

数字赋能 智慧管理 ——郑州全力打造“数智”社保服务体系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社保中心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持续深化社保领域“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社保经办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探索构建“云端”智慧社保平台,全力打造“数智”社保服务体系,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